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美關係異化的經濟根源

http://www.CRNTT.com   2012-12-30 09:38:26  


  中評社北京12月30日訊/“中美經濟關係的內在邏輯是美國是創新大國,中國是製造大國,美國有創新,但是沒有製造,中國有製造,但是沒有創新,由此形成美國創新,中國製造,美國消費的分工合作模式,這是中美關係變化中相互依賴與互利的基礎,但是又是雙方矛盾與衝突的根源。”鮑盛剛日前撰文“中美關係異化的經濟根源”如是說。詳論如下: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講過一個主人與僕人關係異化的故事,主人因為懶惰,把什麼事情都讓僕人做,所以主人最後什麼都不會做,只能依賴僕人,而僕人由於勤勞,學會了很多,最後主人與僕人的關係發生了異化,主人變成了僕人,僕人成為了主人。

  這個故事聽起來很荒唐,不可思議,但當今世界中美經濟關係的變化與此有很大的相似性,中美經濟關係的內在邏輯是美國是創新大國,中國是製造大國,美國有創新,但是沒有製造,中國有製造,但是沒有創新,由此形成美國創新,中國製造,美國消費的分工合作模式,這是中美關係變化中相互依賴與互利的基礎,但是又是雙方矛盾與衝突的根源。

  那麼為何會出現美國創新,中國製造,美國消費的現象,難道美國人偷懶讓中國人為它打工,還是因為中國人搶了美國人的工作機會?兩者都不是,真正原因是美國公司將生產搬到中國,然後再返銷到美國,由此形成了中國生產,美國消費的現象。那麼為何美國公司將生產和加工搬到中國,而不在美國本土生產呢?原因是在美國生產,成本太高,美國勞動力工資是中國的好幾倍,另外,美國市場已趨於飽和,競爭激烈,公司已難以生存。

  與此相比,中國勞動力便宜,投資政策優惠,消費潛在市場巨大。正是這一原因導致美國公司將生產和加工搬到中國,顯然這樣美國公司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利潤空間,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成本利潤核算行為,一般人都會這樣考慮,但是正是這一簡單的成本利潤核算行為導致出現了美國創新,中國生產,美國消費的現象,以及由此產生的中美經濟關係異化的過程和結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