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東亞經濟一體化切勿掉入美國陷阱

http://www.CRNTT.com   2013-03-24 10:15:12  


 
  只是,作為現有機制化霸權核心力量的美國,是極不樂見中、日、韓加強經濟合作尤其是經濟一體化的趨勢的。本來,作為區域經濟合作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步驟,無論是雙邊貨幣互換還是更具戰略意義的自由貿易區談判,均可帶來雙贏。假如人民幣和日元之間徹底打通互換環節,則東亞國家對美元的依賴將顯著減少;而在雙邊貿易方面,由於日本對中國的依存度極高,自由貿易區建立後,人民幣的區域國際化就往前推進了一大步。這當然是美國無法樂見的。美國還發現,通過正常的經濟競爭來抑制中國經濟貿易與金融力量的成長,不僅費時耗力而且收效甚微。於是,美國不僅一直對中日貿易與金融合作持警戒心理,還對日漸緊密的中韓經濟合作動向格外關注。而當中、日圍繞釣魚島之爭的時間窗口來臨時,而這個窗口恰恰又是美國在背後蓄意打開的,美國正好可以坐山觀虎鬥,以達到輕易粉碎兩國努力成果的目的。

  從經濟增長的趨勢來看,東亞超越美歐經濟力量是發展邏輯的自然延伸。而從以往美國打壓其戰略競爭對手的歷史來看,為保住在全球金融與貿易分工領域的頂層地位,繼續低成本獲取超額利潤,美國經常交替運用金融與貿易手段來打壓主要競爭對手的現實挑戰。即便是面對盟友日本和歐盟,也不例外。誰都知道,戰後以來,日本與美國的戰略關係層級要遠遠高於中國,但當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在實體經濟與金融領域咄咄逼人的迅猛發展勢頭漸漸威脅到美國的現有地位時,白宮還是毫不猶豫地舉起了金融鍘刀。被“日本第一”之類的聲音撐得信心滿滿的日本財經大佬們做夢也沒想到,身為大哥的美國竟然會對自己下如此狠手。於是,1985年的一紙“廣場協議”就奪去了日本的匯率主導權。表面強大的日本金融業幾乎遭到毀滅性的打擊,日元國際化步伐自此再也無法獲得實質性突破。從戰略競爭的角度來看,經過這場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略鎖定,日本已基本失去了挑戰美國全球經濟與金融主導國的現實可能性。

  事實上,最近幾年,美國在對一波又一波愈演愈烈的歐債危機作壁上觀的同時,還一邊通過施壓人民幣,一邊開足馬力推動新亞太貿易協定(TPP)的進程,其戰略意圖和目的,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如今,世人終於明白,由英國配合,美國主導的此輪全球金融大洗牌,本質上是為了洗劫歐元,順勢強化美元的獨大地位。假如這個目的達到了,則美國就能騰出手來,集中精力對意欲擴充行為空間的人民幣形成打壓態勢。另一方面,美國積極推動美歐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也是基於鞏固以美、歐範式為基礎的全球貿易體系,進而打壓新興經濟體積極主導全球貿易體系行為空間的戰略考慮。筆者曾說過,假如美歐成功構築了針對中國的“金融與貿易高邊疆”,加上高技術領域的技術鎖定,則中國在全球頂層價值鏈中的地位將很難獲得實質性提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