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一個“震不滅”的國家:日本防震手册大起底

http://www.CRNTT.com   2013-04-23 11:15:42  


 
出乎意料的海嘯

  實際上,此次真正令日本東北地區遭受毀滅打擊的,是高度超過10米、肆虐超過半小時的巨大海嘯。日本東北大學海嘯工程學教授今村文彥稱其為“千年一遇”:有史記載上一次類似規模的海嘯發生在公元869年。多年來,日本為防備海嘯同樣用心良苦。NHK節目稱,此次被海嘯淹沒的岩手縣宮古市沿海地區絕對沒有懈怠對海嘯的防備。

  日本開發出號稱世界上最強的海嘯監測預警系統。日本國家氣象廳建立了24小時運轉的“潮位與海嘯監測系統”ETOS(earth quake tsunami observation system),與全國地震監測系統相連,能在地震的瞬間對海嘯進行監測。與地震一樣,海嘯預警信息同樣會覆蓋整個日本。

  1999年,日本又採用“海嘯監測預警技術支撐系統”,模擬了超過十萬個地震所引起的海嘯。一旦發生地震,可從數據庫中選擇近似案例幫助預測,實現了按海岸劃分區域,用數值分別預報海嘯高度的預報方式。

  從日本內閣的文件準備來看,對海嘯的防備雖然沒有對地震的防備密集,也同樣細致入微。2005年,內閣府政策統括官(防災擔當)的相關研討會發布了《海嘯避難建築指導方針》。對海嘯的避難建築、避難可能的距離、避難困難的區域、可能的遇難人數、道路、建築、責任劃分、術語和標示、訓練等都有詳細規定和計算。

  而不同地區發生海嘯後避難速度(從1分鐘內開始避難到34分鐘後才開始避難甚至無反應不等)也被精確統計。不同人口密度、不同地形、是否是觀光區域等不同地區的避難場所能夠容納的避難半徑以及容納人數同樣有計算方式。

  根據相關文件可見,不同沿海地區列明了緊急時刻建築物由誰來開鎖。神奈川縣藤澤市幾乎每棟建築都有人24小時值守,負責在緊急時刻開鎖,並引導人們入內避難。三重縣南島街的鑰匙則由區長、防災中心、周邊居民管理著。

  一些示意圖則將海嘯可能襲擊的區域進行詳細的劃分,分為危險區域、指定避難建築物、避難道路以及各自的避難距離、海嘯可能淹沒的區域、避難所等。除了周密的計劃,日本沿海各地修建了大量水泥防浪大堤、閘門、避難道路、避難場所,並用明確的標示標明。沿海地區高層建築所有者與政府簽訂合同,海嘯來臨時將接受避難民眾。

  民眾們則時常進行避難演習,高呼“地震來了!海嘯來了!趕快避難!”等口號。2004年起,海嘯和高潮危害預測圖開始分發給居民,指示居民該如何避難。

  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常年進行海嘯研究的都司嘉宣副教授在NHK的訪談中稱,海嘯通常大約在地震後12分鐘或者20分鐘內到來。從震後氣象廳發出警報,採取行動,到海嘯到來,應該有10-15分鐘,可以用來往高處轉移。但此次海嘯迅速攻擊,輕易逾越了上述層層防線,令沿海居民猝不及防。海岸線複雜的岩手縣宮古市田老地區,兩道呈X型的防浪堤建造耗時數十年,高達10米,寬3米,長約2.4公里,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深最牢固的防浪堤。

  劫後餘生的當地民眾回憶,電視上報海嘯大約4米高,實際來襲的海嘯卻估計高達14米。原本應該足夠防禦的10米高的大堤被輕鬆逾越,城鎮盡毀。而在平坦地區的福島縣相馬,海嘯來得比預計時間早很多。根據NHK的報道,震後9分鐘就到來了。海嘯瞬間破壞了預設的觀測設備,氣象廳此後基本沒有獲得海嘯觀測數據。

  大海嘯在沿海300公里長的海岸線上淹沒陸地400平方公里,每秒10米的速度超過了印尼大海嘯。從最初開始漲到高潮結束,歷時長達30分鐘。顯然,這樣的規模遠遠超出了原先周密的設想。

  “本來在海嘯來襲之前,居民能夠逃離,人員傷亡將降為零。然而沒有充裕時間,並且用於緊急避難的高樓或高台是否有保障,這很值得研究。”工程學教授今村文彥表示,“這樣的大海嘯波及范圍廣,避難者數量遠遠超過預想。現有設施能否容納,值得考慮。”不過都司嘉宣認為,防浪堤並非沒有作用,否則當地已經變成了一片沙地,“我覺得多多少少有幾個人因為這個海堤保住了性命。”

事先擬定的救災

  就在災難發生的同時,日本政府的救災體系根據早已擬定的災害應急對策,立即開始運轉。根據日本內閣府發布的《日本的防災對策》中災害發生時的應急對策,災害發生時,內閣府和首相官邸要員參加,首先進行情報的收集和傳輸。經由省、廳、公共機構的情報,畫面資料,內閣府的DIS(Disaster Information System)系統等,對災害規模進行把握,以確定是否有必要立即成立對策本部。

  繼而成立設在內閣府的非常災害對策本部,由防災擔當大臣擔任部長;或是設在首相官邸的緊急災害對策本部,由內閣總理大臣擔任本部長。然後負責協調各部門、派遣政府調查組、管理現場災害對策本部等。

  3月11日14:46地震發生時,國土交通省、海上保安廳分別成立緊急災害對策本部和災害對策本部。氣象廳也進入了非常體制。4分鐘後,日本政府設立政府問題對策組,召開緊急小組會議。同一時刻,防衛省成立災害對策本部,防衛大臣任本部長。過了兩分鐘,防衛省收到岩手縣知事的救災請求。18點整,防務省發布大規模震災災害派遣命令。10分鐘後,航空自衛隊直升機救助了11人。這是防務省記載最早的救援行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