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面臨亞太經貿與戰略格局大洗牌歷史關口

http://www.CRNTT.com   2013-04-26 08:19:45  


在亞太經濟與貿易戰略競爭格局面臨大洗牌的歷史關口,我們唯有一心一意鍛造經濟競爭力,才能獲得戰略博弈主動權。
  中評社北京4月26日訊/繼4月15日美國與日本簽署協議之後,加拿大貿易部長上周六在一則聲明中稱,加拿大也已與日本完成了談判。這樣,在獲得本地區兩大貿易夥伴國的支持後,日本極有可能在7月正式加入TPP談判。一個占全球經濟總量40%的超級貿易圈有望在未來幾年內形成,而它並不包括全球第二大貿易體的中國。

  差不多與此同時,日本在“安倍經濟學”(Abenomics)下推出的激進貨幣政策,卻非但沒有在剛剛結束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世界銀行春季年會及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及央行行長上被批評,反而IMF總裁拉加德還公然讚揚這是“一項積極舉措”。美國財長傑克•盧在放軟對日本調門的同時,卻點名中國幹預匯市。發達經濟體財經領袖有意忽視經濟常識的上述表態,遭到了華爾街最有影響力之一的經濟學家斯蒂芬•羅奇的強烈質疑,羅奇認為,美日的量化寬鬆政策,不僅無法在本國達到刺激經濟的效果,而且會給新興經濟體帶來嚴重的外溢效應,比如本幣貶值與流動性泛濫,進而可能為下一次危機埋下禍根。

  上海證券報發表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金融貿易學院院長章玉貴文章表示,眾所周知,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曾在實體經濟領域把美國逼得喘不過氣來。1985年,日本的GDP已相當於美國的三分之二,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從1980年的 76.6億美元增加到1984年的461.5億美元。到1985年,日本對外淨資產為1298億美元,而美國對外債務則為1114億美元。美日圍繞汽車和農產品的貿易戰一度劍拔弩張。心高氣傲的日本此時認為憑借自身實力足以挑戰美國。依托雄厚經濟實力推動日元國際化便是其中舉措之一。1985年,日本政府發表《關於金融自由化、日元國際化的現狀與展望》公告,拉開了日本經濟金融全面自由化及日元國際化的序幕。面對咄咄逼人的日本,美國終於舉起了金融鍘刀,當年9月22日,美國聯合英國、聯邦德國和法國,力壓日本簽署了五國政府聯合幹預外匯市場,誘導美元兌主要貨幣的匯率有序貶值,以解決美國巨額貿易赤字問題的“廣場協議”。此後,日元大幅貶值,日本以出口為導向的產業受到重挫,日本政府被迫以調降利率等寬鬆貨幣政策來激活經濟,資產價格泡沫被急劇放大,日經指數在1989年底狂飆到39000點之後猛然間被腰斬,直到2001年3月跌破12000點心理大關。泡沫經濟的破滅,不僅造成了高達6萬億美元的直接損失,日本還就此失去了與美國抗衡的實力。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