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歷史辨析:袁世凱因“二十一條”被罵賣國賊有點冤

http://www.CRNTT.com   2013-05-18 11:54:00  


 
  策略三:不顧日本的保密警告將“二十一條”公諸於眾,營造反日輿論

  為了營造汹汹反日民意以增加談判時的籌碼,袁世凱還刻意秘密安排洩密“二十一條”並放任國內媒體報道中日交涉相關消息。其實,根據袁世凱政府1914年頒布的《報紙條例》,規定報刊等新聞媒體不得對外交秘密等進行報道,因此如果袁世凱真的想禁止各中文報紙刊登中日交涉事宜與相關評論應不困難。但袁氏為了形成強大的國內輿論對日本施壓,通過不斷信息“洩露”的方式將“二十一條”的內容和談判過程公之於眾,比如在中日會談之前,袁世凱就秘密安排身邊的人如顧維鈞、陸征祥、蔡廷幹、莫理循等不同程度地將“二十一條”的相關內容、惡劣後果和性質洩漏給美、英、俄等國使館或記者,並利用報刊的傳播在國內外形成反日風潮。而之後形成愛國民意也的確對中國代表的談判有所助益,如陸征祥在第六次會議期間對日置益解釋他不能讓步的原因,不是他本人為中國“極力主張”,而是“國民不能原諒”。

  日本對袁氏的這種借助宣傳的策略也心知肚明,在反日輿論高漲之時,日置益就聲稱中國政府“向以政府之勢力取締報紙,並版有嚴重之報律,今若任其隨意言論,恐將生出枝節,於兩國邦交及此次談判均有不利。”隨之又恫嚇說“談判萬一決裂,皆系中國政府不取締報紙之故”。談判後期日本向山東、南滿增兵,其理由也指向袁氏的新聞政策:“每次會議後外國記者即將內容通告英美,因用外人新聞政策,以致群言尤雜,人心搖動,甚為中政府不取。凡重要談判不密,利少害多,本大臣非過急催,甚恐長此漏密,或致發生意外。”儘管屢次向中國提出嚴格取締報紙言論,袁氏口頭上雖然給予承諾,但始終並未認真執行。
 
  策略四:尋求美、英、俄等國的支持與幹涉以牽制日本袁世凱在利用報刊促成民意反日以增加談判力量的同時,也在加緊向美英俄等國尋求支持,希望使各國知曉“二十一條”對其在華利益的損害,因而對日施壓逼日讓步。袁世凱首先想到的是美英兩國,因為英法俄深陷一戰,美國處於超然地位,而英國在華利益是其遠東利益的主要部分。因此,在中日會談期間,袁世凱指示顧維鈞與英美公使館保持接觸。顧維鈞每次開完會後都會去見美國公使芮恩施和英國公使朱爾典,充當了中國政府和英美使館的聯絡員。同時,袁世凱指示顧維鈞把有關“二十一條”的消息也透露給英美記者,以達到借英美輿論給日本施壓的目的。應該說,美國對迫使日本放棄第五號條款還是有幫助的,比如4月15日國務卿布賴恩訓令駐華大使芮恩施以非正式的方式向中日雙方表明美國不打算放棄在華任何權益,也不要求中國接受別國侵犯它的主權的任何協議或條款。美國的態度讓中方在談判中態度趨於強硬。也正是由於美國和日本國內元老派的反對等原因,日本最終才在修正案中暫時將第五號要求擱置。然而,一旦“二十一條”中有損美國利益的條款擱置後,美國的態度就完全扭轉開始支持日本,5月15日美國國務卿布賴恩對駐中日兩國之美使發出訓電:“現在交涉中之條約,其中任何條款經中國政府承認而對在華外人之地位有所變更者,在最惠國待遇之下,美國政府亦將享有其利益。”由此,袁世凱想利用美國來牽制日本的希望落空了。

  對英國支持的尋求也以失敗告終,雖然英國所有的報紙都支持中國抗拒日本所提的要求,但是英國政府僅僅向日本外相加藤表態說:“若日本侵害英國權益,期望能與英國有所協商。”而加藤則根本不在乎英國的態度:“萬一在英國……要我們把既已向中國提出的條項再予以撤消或改變,那是斷難做到的。”為何日本對英國會如此強硬呢?這是因為英國在一戰期間對日本有所求,1914年8月,英國在對德作戰的第二天就向日本政府表示:“如果戰鬥波及遠東、香港及威海衛遭到襲擊,英國政府相信日本政府將予以援助。”1915年2月15日,英國的殖民地新加坡發生暴動,英國由於還身陷歐洲戰場,無法抽出足夠兵力去鎮壓,因此希望日本的支援。日本應英國的請求派出軍艦給予了支援,並平息了暴動。因此,根據當時英國的整體利益,在日本與中國之間,英國顯然偏向日本。不但如此,當日本向中國提出最後通碟後,英國要求中國政府接受日本的要求,英國公使朱爾典於5月8日對陸徵祥說:“目前中國情形至為危險,各國不暇東顧,為目前計,只有忍辱負重,接受要求”。

  而俄國面對中國的求助,非但沒有給與同情和支持,反而利用袁世凱在外交上竭力尋求幫助這一點,企圖攫取更多的在華權益。1915年3月15日俄國外交大臣在致東京大使和駐北京公使的信中說:“倘若中國政府滿足那些涉及日本在滿洲和內蒙古勢力範圍內的要求,我們亦有理由要求中國政府使我們在俄國勢力範圍內享有同等權利和特惠。此時日本政府正力求在南滿獲得任便居住權和不動產所有權。倘若日本政府獲得上述權利……亦要擴大到俄國人和所有外國人。”北京公使則給俄國外交大臣回信說:“日本的勢力取代德國在山東的勢力,並不會給我們帶來任何損失;而日本在南滿取得的優惠,則可作為我們要求在北滿獲得同等權利的依據。此外,我們可以中國政府使日本在東部內蒙古享有的某些特權為理由,補充作為我們從阿爾泰地區撤軍條件的要求。”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當日本提出最後通碟時,俄國公使才會迫不及待地要中國立刻同意無條件接受日本最後通碟。

  由此可見,雖然袁世凱想用列強之間的矛盾制衡日本,但歐美各國都始終在謀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對中國利益如何則置之不理,甚至與日本狼狽為奸宰割中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