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香港那一座“背包客地標”

http://www.CRNTT.com   2013-06-16 09:12:34  


 
  乍聽起來混亂又危險,但重慶大廈對全世界的背包客卻常年維持著別樣的吸引力。廉價,當然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酒店動輒上千港元一晚的尖沙咀中心地段,重慶大廈100-300港元的住宿價位可以說便宜之極,其中有非法營業的,也有正規持牌的。當然,住宿條件就不能按“香港標準”去想象—兩三平方米的房間,只能擺得下一張寬不到一米的床,如果配有僅容轉身的獨立廁所,那算是豪華間了。而且入住基本不用登記—大廈內部分住客是非法居港,這是公開的秘密。這裡沒有嚴格的安保,一切都很自由、隨意,如果你是個窮屌絲,沒有財色的擔憂,也不嫌肮臟,這裡確實是“窮游”的上上之選。

  除了廉價賓館,重慶大廈還布滿南亞裔商人開的商鋪,不單出售便宜的工藝服裝產品,還有幾十家印度和東南亞風味餐廳,我在那裡吃過幾次印度咖喱,味道純正,當中也有些價格不菲。如今進出重慶大廈的生意人,雖然不少從事半合法或不合法的生意,但並非是一般人所想象的販毒、賣淫。以非裔人士為例,他們從事的生意國人應該非常熟悉—在此購買來自內地的山寨手機,然後運回國售賣。據估計,現在南亞和非洲正在使用的手機有20%來自重慶大廈。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大部分時候,這裡面130個不同族裔、宗教信仰的人都能和平共處,巴基斯坦人笑著和非洲人討價還價,和有著世仇的印度人同樣可以井水不犯河水。在重慶大廈談生意,種族、文化顯得無足輕重,大家做的都是同一個中產夢。也正因如此,重慶大廈一直有“低端經濟全球化中心”之名,2007年,《時代》將大廈評為“亞洲最能體現全球一體化的例子”。

  重慶大廈不被本地人待見,卻在牆外飄香。大廈裡的文化交融,被很多本地及西方的學者,以及外地背包客關注。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這裡就已經成了各國背包客的朝聖之地。而對於文藝青年,可能還要多一層意義—這裡是王家衛電影《重慶森林》的拍攝地。我認識的一個大學女生,獨自在重慶大廈住了六天,就是為了這部電影。結果叫她有些失望,現實中找不到電影裡的“feel”,幸運的是,也並未發生什麼不愉快的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