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民進黨阻擋互設機構條例的多重心態

http://www.CRNTT.com   2013-06-20 09:48:37  


 
  其三,是“習吳會效應”對民進黨及蘇貞昌造成了較大的衝擊。這次“習吳會”有兩大亮點,其一這是馬英九上台後,首次得到馬英九完全授權的國共兩黨高層會晤,而參與會晤的國民黨高層也沒有“臨場發揮”,而是完全忠實地轉述被授權的內容,因而也是完全代表馬英九意志、馬英九最感滿意的“國共會談”。這令一向對“胡連會”或“胡吳會”持不屑態度的民進黨慌了神,實際上這幾天一些“天王”就密集地攻訐“習吳會”所達成的“一中框架”共識。其二是在“習吳會”中,吳伯雄代表馬英九提出的“一中架構”,與習近平提出的“一中框架”趨近,不再像以前那樣俗庸化、功利化地對待“九二共識”,只提“各表”不提“一中”,這是讓民進黨高度警覺戒備的。實際上,昨日民進黨黨團舉行的記者會,就有兩岸兩會設立辦事處是國共齊唱“一中框架”,淪為浮士德惡魔的交易,及只要兩岸兩會互設辦事處一簽下去,就是“一個中國”原則,因而民進黨團一定會抗爭到底的說法。

  其四,是民進黨已經控制不了黨內部份人的“兩岸熱”,甚至連自己也被牽著鼻子走,擔心兩岸互設辦事機構議題一旦過關,民進黨內就會“窩里反”,分離出一個龐大的“交流派”。本來,民進黨要搞“華山會議”,就是迫於黨內“交流派”的壓力,因而充滿焦慮感和無力感,而黨內“獨派”更是擔心會在“民共交流”的潮流中遭受拋棄。因此,這次民進黨中央下令必須進行黨團甲級動員,就多少有著要展現“反交流實力”之意,並要把社會上的注視焦點拉到民進黨的身上。

  但兩岸互設辦事機構議題是受到多數民眾肯定會支持的,民進黨不能在總體上予以反對,因而就只能是進行技術性狙擊,這就是民進黨團反制“院版”的原因。因此,就有了“空白授權”的理論,即兩岸尚未就互設辦事機構議題進行協商並簽署協議,台灣就單方制定法例。但倘此議能夠成立,為何民進黨黨團也提出“黨版”的草案?這顯然是站不住腳的。這只不過是一個“是先有雞後有蛋,還是先有蛋後有雞”的無稽問題。何況,民進黨老是主張,所有渉及法律的兩岸協議,都必須接受“立法院”的監督,並拿到“立法院”審查。如今,馬政府在與對岸協商互設辦事機構之前,先行將相關法案提請“立法院”履行立法程序,這就體現了正面回應及“接受監督”的態度。而民進黨黨團卻是在審查法案時進行搗亂,等於是自打咀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