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怎樣才能盤活存量貨幣

http://www.CRNTT.com   2013-07-01 08:40:25  


 
  一是將國有企業包括國有商業銀行定位為執政的基礎。大量的研究表明,國有企業既無效率,又不能帶來公平。那麼,為什麼還要堅持國有企業的主體地位不動搖呢?原因無他,通過掌控國有企業,可以獲得大量的執政資源。然而,獲取這種執政資源的代價卻也是非常高昂的!代價包括:(1)導致資源被錯誤地配置到缺乏效率的部門。研究表明,同樣1元錢的投資,民營企業所帶來的價值是國有企業的3倍左右。可即便這樣,中國信貸的大部分還是流向了國有企業而非民營企業。(2)導致經濟增長的質量不高。效率的低下和腐敗的盛行,所帶來的必然是低質量的增長、高額的債務和大量的產能過剩。(3)產生連帶對中央的不信任。由於壟斷,許多國有企業提供的是高價低質的產品和服務,並且,由於國企存在的大量腐敗,使得民眾對國企產生了諸多不信任。這種不信任必然會傳導到中央政府。(4)挾持中央政府推進改革。現實是,在中國,許多改革舉措,往往受到業已長大的國有企業利益集團的挾持,而遲遲無法推出。如,廣受矚目的收入分配改革,就受到了來自國有企業的諸多阻力。可遺憾的是,我們的執政者卻不是很清楚無條件地支持國有企業所產生的這些巨大隱性成本,還在做推動國進民退之事!

  二是沒有將地方政府塑造成一個獨立的債務承擔者。由於財權與事權劃分上的不對稱,由於地方民眾缺乏實質民主來選舉地方領導人,由於基於GDP的晉升錦標賽選拔機制,地方政府一方面無法成為一個真正的債務承擔者,另一方面卻是在競爭的壓力下,不得不通過大量的舉債來發展經濟。這就帶來了四個嚴重後果:(1)競相舉債,導致債務堆積。我所擔心的一點是,在債務軟約束之下,中國的各個省市就像歐盟的各個國家一樣,大肆舉債,最終導致陷入債務困境。(2)重大輕小,導致中小企業無法發育成長。為增加GDP,地方政府往往熱衷於發展那些帶動效應強的大企業,而忽視中小企業的發展。(3)重短期輕長期,導致債務延續和堆積,也導致產能過剩。在政績的刺激下,地方官員往往熱衷於在任期內大搞項目建設,而不顧這些項目的市場前景和回報率如何。於是,許多項目成了爛項目,既無回報,又帶來產能過剩。(4)重地產輕實業,導致房地產發展過度。為獲取土地財政收入和房地產稅收,大多數地方政府不顧地產泡沫的堆積,將工作重心放在土地開發和發展房地產上,而不是扶持製造業等實業發展上。

  在以上兩個機制的作用下,必然會引起債務軟約束問題。而一旦發生債務軟約束,必然又會引起資金在虛擬部門和房地產部門的周轉流動,而不是流向實體經濟尤其是實體中小企業。而且,如果中央決策部門,不能在發生危機時,頂住來自國有企業、商業銀行和地方政府的、要求提供流動性和救市的壓力,那麼,債務軟約束問題就會進一步放大,實體經濟的萎縮也就會進一步加劇。

  文章指出,盤活貨幣信貸存量,從根本上來講,就是要解決債務軟約束問題。如果不能從根本上把握引發債務軟約束的機制和解決債務軟約束問題,不僅不能盤活貨幣信貸存量,就連貨幣信貸增量也會被繼續配置到產能過剩領域和金融體系內部,而無法流入實體經濟。

  為此,要做好以下幾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