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東亞經濟危機可能重現

http://www.CRNTT.com   2013-07-10 08:37:17  


 
  第一,東亞新興經濟體經濟基本面脆弱。2008年危機以後美國不斷推出量化寬鬆政策,其他發達經濟體跟進,新興經濟體不得不被動寬鬆,成了發達經濟體釋放出來的流動性的蓄水池。盡管這對短期增長有一定促進作用,但也造成貨幣被動升值、資產價格上漲過快、通脹壓力加大等後患。目前隨著美聯儲寬鬆政策的退出,後患的爆發時間點已至。

  第二,危機需要尋找新的爆發點。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已5年,目前還沒有結束跡象,各國的經濟刺激計劃拖延了問題的解決。在歐美輪番危機之後,日本的經濟政策把全球投機力量吸引到了亞洲,東亞新興經濟體被推到風口浪尖。過去發達經濟體量化寬鬆引起資本大量流入東亞新興經濟體,目前正面臨集中流出的風險。

  第三,日元貶值對東亞新興經濟體的貿易衝擊開始顯現。在日元貶值的過去幾個月裡,日本的貿易收支沒有明顯改善,反而有個別月份出現惡化。這主要是貶值對貿易的影響存在滯後性,從1997年東亞危機來看,大體有6個月的滯後期。

  未來一段時間裡,日元貶值的貿易影響會集中凸顯出來,尤其是韓國、中國台灣等與日本存在競爭性的經濟體,將首先受到衝擊,進而波及整個地區。對於以出口為導向的東亞新興經濟體而言,貿易收支惡化將對經濟基本面造成進一步的嚴重衝擊。

  第四,東亞經濟體匯率調整滯後。由於國際社會對競爭性貶值頻頻施壓,東亞主要經濟體沒有及時調整匯率政策,整體呈現被動升值,未來貶值的風險很大。然而,誰也不願做第一個倒下的多米諾骨牌,就像6月12日印尼突然提高隔夜利率來阻止貨幣貶值,幣值高估會愈發嚴重。一旦投機衝擊在某個貨幣上得手,貨幣競相貶值就會在整個地區蔓延開來。

  第五,近期市場正在朝著動蕩的方向發展。進入6月以來,美債、日債收益率攀升,日本股市暴跌後重新吸引了國際投資者,新興經濟體債券、股票接連遭到國際投資者拋售,金融市場近期出現劇烈動蕩。一旦美元走強,即使是階段性的,也會觸發國際資本大量撤離東亞新興經濟體。

  對我國的影響與應對

  日本超級量寬政策以及日元大幅貶值對我國的負面影響是全方位的,一部分已經顯現,一部分正在顯現。

  今年以來,我國面臨新一輪資本流入浪潮,人民幣升值壓力不斷強化。未來可能面臨逆轉的風險。過去幾年我國在東亞貿易和經濟格局中的主導地位不斷增強,日元貶值將阻斷這一進程,起到遏制我國經濟崛起的作用。這也是為什麼美國默許甚至支持日元貶值的原因。如果東亞危機再現,我國也難獨善其身。因此,必須做好應對准備,盡可能降低被衝擊的程度,化被動為主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