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外媒期待中國改革細節 分析微妙措辭背後深意

http://www.CRNTT.com   2013-11-14 11:05:00  


 
  《朝日新聞》13日稱,新的中國版國家安全委員會被稱為中國內外政策的“司令塔”,它究竟是發展成真正的“強權機構”,還是只成為幕後角色,值得關注。預計在國內公共安全和外交方面,中國將投入更多資源,升級執行部門和智囊機構。在統一戰略意見的情況下,這很可能推動中國在對日政策方面採取主動進取的姿態。

  美國彭博社13日援引專家的分析說,鑒於中國是在三中全會公報談國內事務的部分裡提出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因此該委員會很可能成為一個主要處理國內問題的機構,不過它也有可能會扮演某種國際角色。

  在日本之外,外媒解讀三中全會的重中之重是“中共決定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美國《華爾街日報》說,在周二發布的未來10年官方改革藍圖中,中國共產黨確認將允許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更具“決定性”作用。這一措辭似乎標誌著中國不再沿用過去強調市場“基礎性”作用的提法。自1992年以來,中國的政策方針一直將市場的作用定義為基礎性作用。這樣的措辭可能說明,中國決策層有意加快改革,放鬆對國家自然資源的嚴格控制,因為這種控制已經使經濟出現嚴重扭曲。路透社說,相較十四大和十六大中的表述“發揮市場在宏觀調控下的基礎性作用”,此次改為決定性作用,不僅表明了改革的決心,也預示著未來各個領域的改革,包括政府職能的轉變等,起決定作用的是市場。

  英國《泰晤士報》把政治和經濟聯繫起來評論說,周二晚上發布的公報傳達出指引未來10年改革的信息:自由市場在塑造世界下一個超級大國過程中將發揮“決定性”作用,但民主不會。

  英國《金融時報》則關注到另一重大話題。該報文章稱,另一項潛在極為重大的舉措承諾解決“城鄉二元結構”,目前的土地所有權制度使農民不能出售自己的土地。這制約了農民家庭在中國欣欣向榮的城市開始新生活的能力。公報表示,要“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

  英國廣播公司稱,如何解讀土地改革問題已經引發激烈辯論。在三中全會召開之前,人們對於會議給予農民更多土地使用權的期待很高。但是那些期望從全會中得到具體指令的人只是在公報中讀到兩句直接相關的內容:第一“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第二,“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 不同的媒體給出了不同的解讀。法新社稱中國將“推動土地改革,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路透社直接引用公告的兩句話,而美聯社則用更為悲觀的語調稱會議未能作出土地改革的承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