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邱道隆:中國再造強勢中央

http://www.CRNTT.com   2013-11-21 09:51:13  


 
  第二、形成中央-市場/社會聯盟,壓制地方違規行為。在《決定》中,有許多方面的措施都涉及到這個問題領域。中央在政治上集權的同時,向市場和社會放權。中央宣布廢除勞動教養制度,健全社區矯正制度,正是試圖打擊地方政府濫用勞教制度,對公民合法權益的侵害;同時,將這種功能更多地轉向社區,用社會的功能來代替地方政府的功能;不僅如此,還將引發勞教制度的信訪問題,轉為“實行網上受理信訪制度”。

  同樣,在“創新社會治理體制”這一部分裡,也強調“激發社會組織活力”,“適合由社會組織提供的公共服務和解決的事項,交由社會組織承擔。”在經濟管理上,大大壓縮地方政府對企業的登記、審批和執照發放流程,在對地方政府的約束上,“探索建立與行政區劃適當分離的司法管轄制度”。這些都無疑體現了中央通過與市場和社會形成一種聯通關係,對地方政府的不法行為進行壓制。

  第三、因地制宜的“窄口徑”約束。《決定》一大特點在於其漸進性。漸進性不僅表現在文字表述上,也體現在對每一個改革領域,只選取其重要的改革突破口進行改革,還體現在針對各地情況的不同,按部就班推行每一種改革措施。這是中央-地方關係的常態,即中央給出大政方針,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去執行。但是此次《決定》的亮點在於,對這種因地制宜也進行了窄口徑的限制,一是限定了時間,到2020年,所有改革必須有所成效,例如,衛計委就要求二胎政策各地啟動實施的時間不宜間隔得太長;二是明確了改革的方向,在每一項改革的具體目標上,罕有留給地方自行解讀的餘地,以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總而言之,中國強勢中央的再現,在當前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將有利於中國突破改革的關口,但這絕不意味著強人政治能夠再現。《決定》全文的發布,對中國的中央-地方關係產生了比表面上更為深遠的影響。當然,任何改革都不會一蹴而就,改革的措施再好,也在於落實。中國的強勢中央能否真正順利推動改革,變革中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結構,還需拭目以待。

  作者是中國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研究生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2013年11月21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