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日“爭強”,美國斡旋能否成功?

http://www.CRNTT.com   2014-02-06 10:28:48  


中美友好遠不及美日多年來形成的信賴和盟友關係
  中評社北京2月6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丁咚的文章《中日“爭強”,美國斡旋能否成功?》分析認為, 日本的“去和平化”,中國在地緣政治中日漸活躍的身影,美國維持既有國際秩序的努力,交織到一起,使東亞利益格局更趨複雜,也使美國的斡旋和協調倍增困難。而中國改變以往的“韜光養晦”國策,外交上日益積極和強硬,在地緣政治中“爭強”的舉動,客觀上對日本有利:既為其高舉修憲旗幟、解禁集體自衛權提供了最好的口實,也為其爭取美國的支持增添了砝碼。詳論如下:

  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的餘波不斷,日本自民黨删除“不戰誓言”,中國黨政最高首腦接連向重啟高層會談說“No”,中日韓外交僵局仍如其舊,美韓高調釋放“關鍵決斷”和“鷂鷹”聯合軍演將如期舉行的信號,在內外俱強烈不安之中,朝鮮新主金正恩導演的個人崇拜鬧劇高潮迭起,《沒有金正恩我們會死》的“神曲”,像個古老的幽靈一樣在朝鮮半島的上空游蕩。

  在東亞紛亂頻仍、誰都不服誰、各自將小情緒調到最極致的時候,少不得需要一個各方都能接受、且具有足夠實力和能力的斡旋者,加入到複雜的彼此糾結牽制的地緣政治遊戲中來,以防破局,使區域陷入危險境地。在此背景下,美國常務副國務卿伯恩斯展開了東亞三國之行。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的兩次東亞訪問之後,他首次將美國東亞外交的首訪國家改成了韓國,而日本則殿後。

  一些人據此臆測,美國對日方針發生了重大變化,日本在美國的外交棋盤上的地位顯著降低,並煞有介事地認為,中美雙方在朝核和東海領土之爭問題上達成了相互妥協,作了利益交換。換言之,美國東亞戰略的重心是盡快解決朝核問題,為此將犧牲日本的利益,換取中國對朝鮮半島去核化的支持。伯恩斯訪問東亞,就是旨在落實副總統拜登與習近平在會談中形成的共識,安排各方聯合迫使朝鮮去核諸事宜,進而攜中韓,向日本逼宮,搞掂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