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經濟內生動力在新約束中增強

http://www.CRNTT.com   2014-05-15 08:45:05  


 
  五是熟練型人才積累豐富和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在國際分工鏈條重塑中處於相對有利位置。一方面,通過承接國外工業生產、國際貿易與交往等,中國積累和儲備了大量的熟練型勞動、管理、技術等人才,有利於在國際分工中取得一席之地。

  同時,由於中國大學持續擴招,2013年以後每年有700萬以上的大中專畢業生充實到勞動大軍中,這些新增勞動人口初步掌握了知識技能,工作銜接、創新創業等更加順利推進。

  另一方面,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較為先進。中國經過長期投資占主導地位的經濟發展,搭建了完善的公路、鐵路、機場、通訊、水電、煤氣等物流網絡系統,也在一定程度上夯實了教育、科技、醫療衛生、體育、文化等社會事業方面的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是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一般物質條件,它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是保證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活動正常進行的公共服務系統,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條件。

  熟練型人才和完善的基礎設施是中國的最基本的經濟基礎,在國際分工中自然會得到應有的份額和地位。從這一點看,我們對中國未來的經濟前景沒有過分擔心的必要,但是需要警惕周期性影響和經濟失衡的方面,加快改革並理順阻礙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

  靠改革創新釋放發展紅利

  文章分析,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之後,中國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不僅資源環境、文化生活、科技教育等需要改善和提高,還面臨運行機制、增長動力、人口結構、國際經濟局勢等方面的挑戰和制約。

  同時,中國經濟也具有基礎素質、基礎設施、資本積累等優勢,以及面臨網絡經濟、創業創新、新型城鎮化等新增長點。如何迎接挑戰、克服困難、發揮優勢、抓住機遇,這不僅靠改革的意志和決心,更要靠措施得當、找准關鍵。

  一,改革財稅體制,降低企業稅費。就目前而言,中國財政收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過高,在當前經濟發展速度下行的狀態下,結構性減稅將成為維護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

  一是加快推進營業稅改為增值稅改革。中國營業稅和增值稅占稅收收入的一半以上,重複徵稅現象日益突出。將營業稅改為增值稅,降低重複徵稅,將有利於中小企業以及民營經濟的發展。

  二是整頓不合理收費。除了正規的稅收負擔,中國中小企業以及民眾承擔著多樣的不合理收費,特別是交通運輸費用、接待招待費用等,這些不合理收費嚴重吞噬營業利潤,也可能有些企業通過費用輸送進行了逃稅。整頓不合理收費,合規合法徵繳稅收。

  三是扶持弱勢產業或潛力產業發展。對於基礎性行業、中小企業、高科技等潛力行業實行適當的稅收優惠。

  二,改革激勵機制,鼓勵創業創新。當前階段,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換代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如何在新的經濟發展範式下獲得領先的發展地位,這和中國創新創業激勵機制密切相關。

  一方面,要提升科技創新人才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待遇。在長期政治主導經濟發展的模式下,中國特殊人才發展受到了多方面的壓抑,其社會地位和經濟條件受到了嚴重削弱,創新人才的積極性不高。激勵創新發展,提升技術職稱職務的地位和待遇,可能會有效地激勵創新。

  另一方面,要加大對網絡經濟和數字管理開發利用的支持和激勵。各行各業等候在進行著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的衝擊,這也是網絡信息經濟的必然要求。有意識地加大對新經濟的扶持和激勵力度,有利於中國民間的創新創業、升級改造的熱情。

  三,改革收入分配體制,激發個人才智。當前,中國收入分配面臨城鄉、行業、區域、職級等多方面的差距拉大,對經濟發展特別是擴展內需的阻礙越來越大,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收入分配體制改革方案研究多年仍未出台,可見其阻力非同一般。但不加快收入分配體制改革恐怕會窒息經濟發展,特提出如下建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