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蔡逸儒:再從台灣角度看香港當前亂局

http://www.CRNTT.com   2014-10-10 10:04:45  


 
 
  有關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說法至少凸顯了兩個問題。首先,這反映出台灣民眾對於中共政策的擔心與不信任,或許有點兔死狐悲的感覺,擔心有朝一日台灣也淪入今日香港的處境;二是台灣對自己的缺乏信心,不能自信的認定今日的台灣可望成為明日的香港,台灣的發展經驗有值得各界學習之處。
 
  其實這裡面牽涉到一個最基本的認同問題,就像英國媒體所說,中國是香港的未來而非敵人,港人對此應有體認;同樣的,台灣也必須了解,大陸是台灣的希望與機會而非夢魘和威脅,或者至少是機會與挑戰為重。認識清楚就容易找到出路。
 
  當前香港的抗爭活動仍在持續發展之中,即或短期內能夠平和落幕,但事件對香港經濟的傷害與社會分化及互不信任的問題已經造成。有人試圖由遠因、近因到導火線來分析這次佔中行動的各種政治、社會與經濟原因,談到香港房價、物價的飛漲,陸客赴港太多,世代差距等等問題,這實在扯得有點離題,如果大家都要負責,這就意味著沒人負責。
 
  筆者並不認為港府和北京當局在原則的問題上會有太多讓步的空間,最多做法上會有一些微調的可能,但泛民主派的抗爭看來也不會就此罷休,未來長期對抗的最可能結果就是雙輸、多輸的局面。
 
  於此,筆者要強調的是,不管是在香港、台灣或中國大陸,沒有任何個人、政黨或政權可以說自己掌握了真理,民主只能、只准依照自己的標準運行。大家都應該了解自己的政治文化與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經驗,走出自己的現代化道路,照搬、照抄西方的發展經驗未必完全適合。大家一方面對於港民追求民主的要求抱持理解、支持的態度,但另一方面也必須指出,國際上對於所謂的公民不合作運動仍有一些客觀的檢驗標準,沒有任何人與團體可以把自己的標準變成唯一的標準,並且想要強加於人。
 
  海峽兩岸共同尊重的民國偉人孫中山先生就曾經說過,人權是天賦的,民權則要靠爭取而來,這就是所謂的天賦人權與革命民權之別。我們一方面尊重、支持香港民眾爭取自己的權利,決定自己未來的渴望,但港民也應理解,天下任何事情有利有弊,有時只是政策的選擇和優先順序的取捨,沒有絕對的好壞,既然抗爭團體敢於喊出雨傘革命的口號,並一度對政府發出最後通牒,主張佔領官署,這就意味著是要對抗或推翻體制,那麼就要有付出代價的心理準備,自己的事業前途,經濟安全都可能受到影響,甚至還有流血坐牢的可能,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不勞而獲的東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