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特朗普一中政策的異變

http://www.CRNTT.com   2018-09-27 00:24:52  


 
  在挑戰傳統認知的同時,特朗普本人的“交易”思維也在破壞和侵蝕著“一中”政策的嚴肅性和敏感性,由於美國國會兩黨在面對日益強大的中國大陸時,對於強化與台灣關係有著高度共識,特朗普便有更多機會“通過在兩黨具有共識的台海政策上做妥協,以換得國會或共和黨建制派在其他政策議題上的支持”。〔20〕特朗普上台以來,美國國會先後通過了一系列有清晰親台遏中立場的法案,如將中國定性為國際秩序的“修正主義者”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包含有允許美國海軍軍艦常規性停靠台灣內容的《2018財年國防授權法》、《台灣旅行法》等,特朗普都一一簽署通過了這些議案。特朗普的做法是不斷掏空“一中”政策中作為中美關係政治基礎的實質內容,進而利用美國相對強大的實力對中國施加壓力,逼迫中國在一些他更關注的重大議題上讓步。

  其次,美台關係提升日益制度化、正式化。歷史地看,美國在親台、扶台方面最重大的制度化舉措就是通過《與台灣關係法》,從中美建交一開始就保留了立法系統持續介入和影響“一中”政策的機會,儘管美國政府聲稱該法案與八一七公報並不衝突,但前者在根本上架空了後者,因為美國在事實上明確賦予了《與台灣關係法》作為“一個中國”政策基礎的重要地位,為美國持續強化對台灣問題的干預提供了國內法源依據。〔21〕此後數十年間,表面上是平衡、實際上是架空“三個聯合公報”的各種親台主張不斷政策化、制度化,到了特朗普時期,在國會高度共識和行政-立法密切配合的條件下,美國的“一中”政策開始向台灣方面不斷傾斜,主要的立法化或制度化舉措包括如下三點。

  (1)推動對台“六點保證”從非正式制度向正式制度方向演化。2016年7月,共和黨在其競選黨綱中首次將對台“六點保證”寫入,該黨綱隻字未提“一個中國”的政策和三個聯合公報,但強調美台關係將繼續基於《與台灣關係法》。〔22〕特朗普上台後,國會開始有親台議員運作將“六項保證”制度化、正式化。

  (2)《2018財年國防授權法》最終版及正式增加親台內容,建議五角大樓重新評估美台軍艦互泊對方港口的可能性等,特朗普隨後簽署了該法案。儘管政府方面表示該條款不具約束力,而且還衹是重新評估,並非正式實施。但是這一內容顯然強化了美國親台立場的制度化程度,對中美關係產生非常惡劣的影響。

  (3)《台灣旅行法》正式通過,鼓吹“美台”之間實現所有層級官員的“互訪”。該法案分別在2018年的1月和2月在眾議院和參議院通過,3月16日經特朗普總統簽署生效,成為美國的正式法律,成為繼《與台灣關係法》之後,具有最完整的法理效力的親台法律。這部法律嚴重破壞了中美三公報所體現的“一中”原則,強化了《與台灣關係法》內含的否定“一中”原則的立場。

  不斷制度化、正式化的美台關係是歷史慣性的結果,更是國會親台勢力具體操作和行政系統密切配合的結果。在這一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美國國會歷來重視台灣的戰略價值,從中美建交之初,國會就竭力打造和強化一種作為“官方化的非官方關係”〔23〕的美台關係,企圖通過國內立法途徑,不斷削除對美台關係的制度限制,提升美台實質關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