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國家教育數據庫 應該建立

http://www.CRNTT.com   2009-03-14 10:28:35  


百年樹人,精準掌握教育動態對國家發展極爲重要。
  中評社北京3月14日電/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楊東平今天在《新京報》發表文章,認爲:“國家的教育統計,應建立新的統計規範,建立教育公平的指標體系和信息平台。各地的教育現代化規劃和評價指標,都應增加教育公平的維度,建立教育均衡化、教育機會均等的指標。按照信息公開的要求,以上監測信息應向社會公開,以利於社會評價政府績效,監督教育公平的改善情況。”所以應該“建立國家教育數據庫”文章内容如下:
 
  3月7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山大學校長黃達人就教育公平問題接受中外記者采訪時說,高校農村生逐年減少,根本原因是教育不公平。中山大學現在在校生中的農村學生也下降了。 

  據教育部的數據,從1989年至2008年,我國高校農村新生的比例逐年上升,從1989年的43.4%到2003年與城市生源比例持平,2005年已經達到53%。但與此同時,來自部分重點大學的數據顯示,農村學生的比例正在下降。如中國農業大學農村新生的比例,1999年至2001年均在39%左右;但2002年之後開始下降,2007年跌至最低僅為31.2%。前幾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農村新生的比例均不足20%。 

  高校學生的城鄉差距其實是高中階段這一差距的延續,兩者基本是同構的。其原因,在客觀存在的“文化資本”的影響(家長的文化程度越高,子女的學業成就越好)之外,變相的重點學校制度,以及“以錢擇校”、“以權擇校”的擇校制度,極大加劇了教育不公,使得中小學重點學校制度成為凝固和擴大社會差距的制度。 

  重點高中學生中的階層差距明顯。據《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09)》公布的調查,來自國家與社會管理者階層、專業技術人員階層、經理人員階層、私營企業主、個體工商戶等社會優勢階層的學生數,明顯高於其階層所占的社會比例;而農村學生的比例則明顯低於農民階層所占的社會比例。 

  改善重點大學學生的城鄉差距、階層差距,關鍵是要改善基礎教育、尤其是高中階段的教育公平情況。這首先需要監測和調查基礎教育公平狀況。發達國家教育行政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能,是建立國家教育數據庫,定期監測教育公平狀況,開展學生家庭背景調查,根據監測結果調整政策,向弱勢地區、學校和弱勢群體提供更多的資源或優惠政策,以幫助弱勢階層改善受教育狀況,促進教育公平。 

  我國目前的教育統計中對教育公平狀況的反映,主要是性別和民族的指標,基礎教育階段還有分城市、城鎮和農村的統計,高等教育階段的城鄉分類數據則完全沒有,高校新生的城鄉比例一直秘不示人,這一狀況亟待改變。由於城市化的進程,社會結構分化、大規模人口流動和人戶分離的現實,戶籍概念上的城鄉分類其實已經不如過去那麼敏感,例如一個城市學生可能是下崗失業家庭的貧困生,一個農村戶籍的學生家長則可能是鄉鎮長或富裕的生意人。因此,應當開展主要建立在階層分類上的學生家庭背景調查,監測高等學校、尤其是重點大學學生的城鄉分布、階層分布;監測高中、尤其是重點高中學生的家庭背景、階層分布;監測義務教育階段重點學校學生的家庭背景、階層分布。 

  國家的教育統計,應建立新的統計規範,建立教育公平的指標體系和信息平台。各地的教育現代化規劃和評價指標,都應增加教育公平的維度,建立教育均衡化、教育機會均等的指標。按照信息公開的要求,以上監測信息應向社會公開,以利於社會評價政府績效,監督教育公平的改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