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日本政壇難出“強勢首相”

http://www.CRNTT.com   2009-03-15 12:00:37  


 
            換相頻繁背後的三大因素 

  究其日本難以產生“強勢首相”的原因,則在於日本的政治體制有欠成熟。 

            自民黨:唯一的“玩家” 

  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執政的自民黨本身。自民黨自1955年建立後曾連續38年單獨執政,1993年因黨內分裂一度下野,但次年又以與其他小黨聯合方式重新執政。在自民黨歷史上,僅有10個月不是執政黨。這意味著在太長的時間裡,自民黨是日本政壇唯一的“玩家”。 

  此外,自民黨和日本商界長期保持千絲萬縷的“曖昧”關系。長期以來,自民黨官員動用公共建設工程合同或有利的政策法規換取政治獻金的醜聞屢有所聞。這種“金權政治”的腐敗行為導致幕後交易文化的滋生,嚴重損害了執政官員的誠信。 

  在經濟環境好的時候,這些制度上的缺陷很難被發現。在繁榮時期,日本公務員系統的平穩運作,以及企業階層的發展創新,成為經濟增長的雙重保障,使得經濟增長的好處惠澤從民衆到政治官員的社會各個階層。 

  但隨著1989年日本經濟泡沫開始破裂,自民黨長期一黨獨大的劣勢便暴露出來。日益僵化的自民黨開始對接踵而來的經濟難題感到難以應對,例如對如何規範金融系統,自民黨多年來一直沒有定論。主要反對黨民主黨的財務發言官中川正春曾經批評道:“自民黨執政太久了,以至於它無法改變自身。” 

  這種情況在跨入21世紀後一度出現好轉。當時日本經濟開始逐漸步出低穀,而小泉上台以來(2001年-2006年)提出了“沒有改革就沒有經濟增長”的口號,一直致力於推行以民間為主導的經濟結構改革,同時他還拒絕接受來自黨內派系的人事推薦,實施了“任人唯才”的內閣人事安排。在小泉任內,首相的職能得到加強,自民黨內的派系割據也在很大程度上被瓦解。

            世襲制:第二代多脆弱 

  日本政壇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現象,就是所謂的“世襲政治家”,所指的就是出身政治名門。 

  在過去20年裡,總共有8位首相的祖輩或父輩曾擔任自民黨高官甚至首相。這其中包括安倍晉三,其外祖父岸信介是甲級戰犯。1957年2月至1960年6月期間,岸信介兩次出任首相;福田康夫,其父親福田糾夫1976年當選為日本首相。現任首相麻生的政治世家背景更顯赫:他的曾祖父麻生太吉是貴族院議員,父親麻生太賀吉是自民黨衆議員,外祖父是自民黨創始人之一吉田茂。此外,小泉純一郎的家族也是數代從政。 

  家族政治孕育出大批養尊處優的精英分子,他們到日本最好的學校接受一流教育,在長輩的扶持下踏入政壇。對於這種現象,日本鬆下政經塾主任古山和宏稱:“家族政治為候選人提供了三種選擇的機會。一種是有權使用當地的政治資產;第二種是富裕的生活;第三種是擁有一個足以自豪的姓氏。” 

  批評人士認為,家族政治令自民黨變得脆弱。2007年9月12日,安倍突然以“健康為由”宣布辭職。對此,日本民主黨成員北神圭朗表示,在他的選民看來,安倍這種缺乏“遠見和意志”的行為正是源於其“養尊處優的生活”。 

  家族政治的另一個弊端是導致自民黨領導人在進行官員任命時,重視關系甚於才能。安倍和麻生都曾被批評任人唯親。 

  在日本政壇上,第二代、第三代政治家通常通過維持與議員之間的默契來保衛他們的政治遺產。他們的注意力看起來更像是在極力爭取權力,而不是致力於解決國計民生的問題。長此以往,日本民衆開始對這些政治世家失去信心和耐心。 

            選民:對政治家太寬容 

  與此同時,日本政治家似乎擁有“失誤”的特權,而容忍這些錯誤,在其他國家來說幾乎是不可思議的。 

  例如,2003年,日本國會議員太田誠一揚言,日本應對人口下降的危機仍然很有希望,因為“輪奸案的發生說明這樣做的人還很有活力”。此言一出立即招致滿城風雨,但卻并無損太田誠一後來成為日本農林水產部大臣。 

  2007年1月,安倍內閣的厚生勞動大臣柳澤伯夫在一次講話中把婦女稱為“生育機器”,這番言論立即招致日本各界強烈批評。而柳澤伯夫隨後只是道歉了事。 

  批評人士認為,這顯示出問題的另一個根源:日本選民對這些官員太寬容。北神圭朗表示:“民衆對政治太冷淡,這導致一種過分寬鬆的環境產生,使得無能的政治家能够繼續執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