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如何在G20定位國家利益

http://www.CRNTT.com   2009-03-24 09:26:30  


胡錦濤將在G20峰會上會晤英美俄首腦
  中評社北京3月24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鄭永年文章“中國如何在G20定位國家利益”,文章指出,即將登場的20國集團峰會關係到國際金融秩序的重建,在目前情況下,中國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定位,無論對國際金融秩序的重建,還是對中國經濟本身和區域經濟體的關係,或者對自己今後的發展模式,都非常重要;中國如何定位自身?至少要有三個方面的考量。全文如下:

  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20國集團峰會即將登場。因為這20國的經濟規模占了全球的80%,因此整個國際社會對峰會給予厚望。自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各國政府一直努力應對各自的危機,但危機的深刻性,似乎已經大大超越出人們的想象,各國很難置身事外,獨善其身。看來,只有國際社會尤其是大國間的合作,才能應付危機。

  但是,從剛剛不久前結束的G20財長會議的情況來看,人們對G20的期望或許不可太過樂觀。儘管危機深重,但各國恐怕都難以超越自私利益,國際合作的困難度並不比拯救金融危機的難度小多少。

  G20並不是什麼完全各走各路,在一些問題上,大家還是達成了共識。例如在國內層面,各國都意識到挽救銀行業是拯救實體經濟的關鍵。也意識到要加強金融監管,加強管制所有評級機構。在國際層面,美歐在增加國際貨幣基金的資源上,立場基本一致,認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風險監管方面應發揮關鍵作用。

  但在很多關鍵問題上,美歐間的分歧遠大於共識。在歐盟看來,美國放任自由主義是這次危機的直接根源,因此歐盟主張峰會應對現存國際金融體系實行全面改革,集中討論建立新的國際金融監管機制,糾正美國式的寬鬆監管,防範危機再現。

  美國則不以為然。美國主張全球主要經濟體要擴大政府開支,投入更多資金刺激經濟。在加強金融監管方面,美方儘管認同需要大力改革,但反對建立類似於二戰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國際監管秩序,反對在國際金融體系改革中設立“超級監管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