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菅直人之後的日本政局

http://www.CRNTT.com   2010-06-10 09:22:30  


菅直人新內閣齊亮相
  中評社北京6月10訊/“日本政治的反覆無常反襯出社會的焦躁不安。在經濟增長長期萎靡不振的情況下,民眾既寄望於大規模的社會改革,又不願意耐心等待、承擔相應成本。反而對政黨政治越發失望,越來越急於干預政府運作過程,由此導致大多數改革倡議剛一鋪開,便半路夭折。內閣的短命與改革的長期性這一僵局,將日本社會拋入了深刻的危機之中。”新加坡《聯合早報》9日登載李因才的評論文章“菅直人之後的日本政局”,內容如下:

  日本政壇變化勢如疾風驟雨,在執政黨民主黨兩大巨頭鳩山和小澤雙雙掛冠離去後,63歲的菅直人毫無意外地登上前台,將該黨黨首和內閣首相之職攬入懷抱。不過,和任職8個半月即英雄末路的鳩山相比,菅直人所面臨的形勢要險惡得多,其挑戰必將更大。

菅直人的艱巨挑戰

  去年8月民主黨攻陷眾議院第一大黨席位、成功終結“自民黨王朝”時,民主黨實力正盛。從鳩山上台時72%的高支持率可以看出,民眾對政權更替後的民主黨寄予厚望。如今,隨著鳩山內閣的倉促謝幕,民主黨的“華麗外衣”漸然蛻盡。菅直人在平淡的民意中,只能緩慢前行,小心淌過政治險灘,很難再大刀闊斧,推進鳩山開創的改革事業。而改革乏力,又必然會造成民意低落,難以穩定政局。

  更重要的是,從鳩山兵敗普天間這一事件中,足以凸現民主黨執政和領導能力的欠缺。和“百年老店”自民黨相比,民主黨組黨時間短暫得多,根基淺薄,而且之前並無執政經歷。兼之該黨是在對手自民黨遭遇信任危機的風暴中獲選上台的,還未來得及完成從反對黨到執政黨的角色轉型。一言以蔽之,鳩山政權的落敗,責任並不在鳩山一人,民主黨自身亦有難以推脫的先天不足。新內閣組成上路後,這一不足還會繼續顯現其負面效應。

  可以想見,如今陷入僵局的普天間搬遷問題還會持續撕裂民主黨的傷口,侵蝕新政府的權威,加之執政聯盟重創後面臨新的整合難題,民主黨要想在短短一月間重塑威信,贏得參院選舉,著實困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