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解讀菅直人的第三條道路

http://www.CRNTT.com   2010-07-05 10:20:21  


菅直人
  中評社北京7月5日訊/日本民主黨新首相菅直人上台後,提出要走“第三條道路”,堪稱全新的經濟社會均衡發展理念,備受矚目。

  但面對急劇膨脹的政府債務、嚴峻的老齡化人口結構,以及錯綜複雜的內外政治矛盾,日本輿論對其能否走出“真正的第三條道路”也表示懷疑。

  能否成為日本的布萊爾

  菅直人的“第三條道路”,是指既不同於“高速增長期”的“積極財政政策”,也不同於小泉改革期的“小政府政策”,在本質上是在凱恩斯主義和自由主義之外,尋找一條符合當前日本經濟社會現實的全新政策體系。

   其手段則是通過“增稅”,強化政府企劃新產業的能力,以開啟需求,創造雇傭,帶動經濟增長,化解社會矛盾。

  菅直人的這種經濟思想主要來源於他的智囊——大阪大學經濟社會研究所教授小野善康——宏觀經濟學和產業組織論專家,曾著有《衰退的機制》,在政策思想上,與小泉門下的經濟學家們格格不入。今年2月,小野善康就任民主黨政權的“內閣府參與”(經濟政策參謀),便開始直接為負責制定“新經濟(310358,基金吧)增長戰略”的菅直人提供政策指南。

  依據小野的思想,今年4月,時任財長的菅直人就曾發言稱“即使增稅,只要使用方法不出錯誤,也會帶來好景氣的”。這一增稅的思想,成為菅直人財政的核心理念,也堪稱其“第三條道路”的思想精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