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新一代若祗知周傑倫 未來堪憂

http://www.CRNTT.com   2010-07-07 10:27:30  


新一代如果只知道周傑倫,麻煩就大了。
  中評社台北7月7日訊/“‘中華民國’締造艱難,每一步都是經歷千辛萬苦而來。如果新一代人心目中只有周杰倫、張惠妹式的‘偉人’,‘中華民國’能不能再走一百年,就讓人耽心了。”《聯合報》今天登出作家彭歌的文章“只有周董?百年人物知多少”,提出上述看法,文章內容如下:  

  “中華民國”建國百年之期即將屆臨,將有許多慶祝與紀念活動,所謂“生日趴”之類的盛典,亦在籌劃之中;據說還有許多令人“驚豔”的點子,在時間上要“跨年”,在空間上要“越出國界”。百年一遇的時機,這樣的籌劃固然是題中應有之義;但總希望不要流於“一夜輝煌”。“中華民國”是千秋萬歲、綿延久遠的存在,豈可祇是片刻之歡。

  我建議,當此“中華民國”邁進百年新運之時,何妨作一次百年回顧式的選拔,選出一百位“‘中華民國’百年人物”,對百年往史作一次總結,應是有意義的大事。

  從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民國肇建,到二○一一年的百年大慶,風雲變幻,憂患屢更,經歷了多少驚天動地的大事。這百年道路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是由於哪些人的啟發、倡導才走到了今天,大家應該想一想。

  這不是容易回答的問題,甚至可以說,幾乎不可能找到“眾議咸同”的結論。當然,為求反映百年的經緯,規格不宜過嚴或過寬,亦不容失之偏頗。因此,這樣的工程不應出於一二人之私議。

  第一步是邀請各行各業的學人專家,擬定範圍與標準,提出兩百名候選人。第二步將這兩百位名單公諸於眾,然後分期投票,逐次汰減,到最後確定一百位“百年人物”。至於詳細的辦法,“中央研究院”選舉院士的辦法可供參酌。

  從提名候選人到逐次投票以至最後決定,將是十分有趣,且充滿爭議性的過程,既不可“厚古薄今”,亦不可“今是昨非”,必須從“中華民國”的整體大局,一百年的時代長流,來作通盤的觀察、比較、思考和選擇,由於某人作了某些事,有了某些成就,發生了某些影響,才有“中華民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這百年人物,其實也就是百年“國史”的支柱。

  我們選出“百年人物”,不僅是為了回顧往史,表彰前賢,同時也期待它會多少發生一些匡時救弊的作用。大家應該有宗教性的虔誠去理解歷史,但不可迷信;應該有更深切的歷史感,而不止是亟亟“炒作”,妄求一時的虛名。

  “中華民國”締造艱難,每一步都是經歷千辛萬苦而來。如果新一代人心目中只有周杰倫、張惠妹式的“偉人”,“中華民國”能不能再走一百年,就讓人耽心了。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