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一代宗師 與豬為鄰

http://www.CRNTT.com   2010-08-01 10:53:18  


 
墓園
  
  1942年,這位《大公報》前主編的遺體,被從重慶迎返陝西故土,在一場規模盛大的公祭典禮之後,下葬在西安市杜曲鎮竹林村一座占地40畝的陵園中。如今,這個曾經遠近聞名的陵園幾乎已經徹底被毀,在僅剩的一片一畝見方的土坡上,張季鸞後人補立的墓碑,孤零零地立在叢生的雜草間。   

  在公祭的前一年,當時任《大公報》主筆的張季鸞在重慶病逝時,國共兩黨最高層都在第一時間發來唁電,蔣介石、周恩來更是親自前往喪禮,吊唁這位報人。當時的公祭,城裡來的戲社搭台唱了好幾天大戲,周圍幾個村的廚子都被請來村裡,以便接待前來吊唁張季鸞的賓客。公祭開始前,五六十個穿著軍裝的人組成的軍樂隊進行演奏,天空中的飛機低低地盤旋在陵園的上空。發來吊唁的書信成堆成堆地摞著,陵墓周邊人山人海,前來看熱鬧的人把周圍幾百畝麥地都踏光了。

   張季鸞祖籍在陝西榆林,當時之所以選擇將他葬在西安,是因為墓地所在的樊川,是專門為了迎接他所挑選的“風水寶地”。當地人們傳說,這裡背靠高山,兩側兩條水渠流淌,號稱“雙龍戲珠”。而在文獻記載中,這裡被譽為“天留佳壤,以待大賢”。在這場公祭之後,一座“又大又有氣勢”的陵墓,就在村子東頭的原上蓋了起來。有高高的圍墻,門口的幾個石墩子“兩三個人都抱不住”。走進大門,磚鋪的一條大路,連接著一道長長的台階。陵園院墻外本來種著一排茂盛的洋槐樹,通往墓碑的那條磚鋪小路,兩側也有兩道繁茂的花墻。陵園的裡面,有兩片桃園,而在台階的盡頭,墓碑周圍,則是一大片的鬆樹,那是專門從周圍的山裡移來的“秦嶺鬆”。陵園建成之初,曾經有一個連的隊伍駐扎在這裡,專門為張季鸞守墓。沒過幾年,這些國民黨的軍隊隨著戰事吃緊,不知所蹤。這個龐大的陵園從此沒了人看守。

   解放後,特別是接踵而至的“大躍進”,為配合大煉鋼鐵,周圍幾個人民公社爭先恐後地派人趕來這裡。很快,陵園院墻內外的洋槐、白楊,還有墳前的秦嶺鬆,都被幹勁高昂的人們爭搶著砍倒,送入土法煉鋼的爐子裡。《大公報》各大版面紛紛改組,新聞界與它的過去進行了決裂。在幾十公裡外的西安城裡,張家的後人此時已無暇顧及這些了。直至“文革”開始後,這些用江南運來的石材刻成的石碑,連同墓基上砌的石條、青磚,都被徹底砸碎,成為村民們用來蓋房子的邊角碎料。最後,在“破四舊”的運動中,一輛屬於生產隊的拖拉機從墳頂推過,將半個土包夷為平地。整個陵園瞬間變成了莊稼地,並且按照地界,被分成兩半,劃撥給了兩個不同的村子。在一片混亂中,村民們突然發現,不知什麼時候,張季鸞的墓地已經被人挖開了。打開的墓地好像一套“院子房”,裡頭有一間廳堂、兩間小室,裡面的陳設只餘下一張石幾,一把茶壺、一副麻將、一只煙鬥,散落在上面。這便是這個龐大的陵墓保存下來的全部葬品。之後的幾十年裡,張季鸞的墓帶著赤裸裸的裂痕,躺在這片淩亂的莊稼地裡。即使是“文革”結束後,也沒有人想要重新修整一下這個這只剩下半個土包的陵墓。(來源:百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