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一代宗師 與豬為鄰

http://www.CRNTT.com   2010-08-01 10:53:18  


 
  “往前走,聞見豬糞味就到了” 

  墓地重修之後,許多人都相信,盡管墓園建築已經悉數不見,但張季鸞至少可以安穩地在這座窄小的墓地中長眠。誰也沒想到,這塊墓地的命運波折遠未結束。 

  2004年,與竹林村相鄰的玉村率先將自己所擁有的陵墓周邊土地租給了一所磚窑。隨後,竹林村的生產隊也將屬於自己村的土地出租,建起了一家種豬場。 

  當種豬場開始動工的時候,邢炳年發現,自己在刻墓碑時修的一條土路被截斷了。他很生氣,想去阻擋,但沒有成功。幾年後,他在豬場裡碰到這裡的負責人,對這名負責人說:“現在沒有人讓你挪走,是你幸運。你不知道,張季鸞可不是一般人。” 

  不過,在長安區杜曲街道的曹國斌主任看來,這所新建的種豬場,是顯而易見能帶動經濟發展的“惠農項目”。如今,這個“陝西省萬頭瘦肉型良種豬繁育基地”已經擁有超過5000頭種豬。在場院圍墻外,兩條用來排出豬糞的溝渠肮臟不堪,散發出濃重的臭氣。 

  至於張季鸞,“項目審批的時候,大家對他並不了解”。沒有人知道這座在豬圈和磚廠夾縫中的墓地屬於誰,沒人知道墓室的主人曾在中國歷史上留下許多輝煌的記憶。 

  2008年3月,一名西安的記者前來尋找張季鸞的墓,他向當地人問路,當地人告訴她:“往前走,聞見豬糞味就到了。” 

  一個月後,包括陝西省記協主席、西安日報社社長在內的新聞界人士,就在這片豬糞熏天的味道中,舉行了紀念張季鸞誕辰120周年的祭拜活動。 

  活動進行時,一名報社領導在講話中說:“我們懷念先生的目的是秉承先賢的意志和事業。”可就在他的面前,種豬場旁的水渠裡飄散出衝天的臭氣,幾乎把同行的記者都“熏暈了”。 

  事實上,從2004年至今,“豬場逼侵報界宗師墓園”的報道時常見諸報端,但直到現在,站在張季鸞的墓前,噪音與臭氣依舊撲面而來。“我們也沒辦法”,曹國斌說,“搬遷需要的幾百萬元經費,我們也出不起,而且要找到一片工業用地,也是很困難的。” 

  在今年5月底長安區的一次會議中,當地政府再次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幾種方案。除了耗費巨資將豬場搬走,另一個選擇,則是將張季鸞墓搬遷到同在西安市長安區的“歷史名人區”。這裡已有最知名的“名人”,是國民黨前主席連戰的祖母沈少雲。 

  “說白了,張季鸞只是個民主人士,但沈少雲就不一樣了。”曹國斌說,“不管怎麼說,她孫子也當過國民黨的主席嘛!” 

  “現在的記者都會趕潮流,但張季鸞不會,他都寫最真實的東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