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張鐵志:台灣的民主與社會不平等

http://www.CRNTT.com   2010-09-12 08:56:33  


張鐵志
  中評社北京9月12日訊/“台灣的民主沒有帶來更大的社會平等並不是民主本身的問題,而是相關的制度、價值也都需要進一步改革,這是無可回避的挑戰。”台灣媒體人張鐵志撰文“台灣的民主與社會不平等”如是說。詳細內容如下:

  八月底,台灣政府部門公布幾個數據,顯示台灣的社會貧富差距已經到達歷史新高。

  一是“行政院”主計處的家庭收支調查報告指出,台灣最高與最低五等分家庭可支配所得的差距從2000年的6.57倍擴大至2009年的8.22倍,創歷史新高;“財政部”數字則顯示,最富有5%與最窮5%的所得差距,從1998年的33倍增加至2008年的66倍,也是歷史新高。“內政部”的貧窮家庭統計則是截至今年第二季共有10.8萬戶,貧窮人數達26萬多人,都是新高。

  當所有媒體都對此提出嚴重呼籲時,馬英九卻表示“台灣其實表現不算太差”,所有“財經首長”也都強調台灣所得分配不均並不嚴重。

  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相比,台灣或許不算嚴重,但是所得分配不斷惡化的趨勢卻是不能如此被合理化。

  仔細觀察貧富差距的原因,首先,所得分配與GDP的初次分配密切相關。台灣受雇者報酬占GDP比例在1990年達到51.4%的戰後史上高點,然後於1995年起一路往下,到2007年已降至44.5%的歷年最低,顯然一般受雇者沒有享受經濟成長的果實。此外,十年來,最低所得組平均可支配所得從27.5萬元降為22.2萬元,不增反減,並退步到1991年水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