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誰造就“官二代”?

http://www.CRNTT.com   2010-10-25 13:26:03  


  中評社北京10月25日訊/“官僚們的直系親屬、姻親、旁系近親、熟人朋友等,形成‘權力—財富—特權’網絡,以暗流形式遍布社會各個角落,根據權力大小,低調、直接或間接地分享權力帶來的等級性特權和財富。”《新世紀》-財新網
今天登載蕭瀚的文章《誰造就“官二代”?》:
    
  “有本事你們告去,我爸爸是李剛。”李啟銘在大學校園醉駕肇事後發出這句“豪語”,使得“我爸爸是李剛”已經成為網絡上的熱門語。這不由得讓人想起高衙內和薛蟠,也讓社會再次關注所謂的“官二代”現象——通常指官員們的子女依仗父母的權力,或尋求資源特權(包括公務員入職作弊、商業壟斷、信息壟斷等),或仗勢欺人、枉法橫行。

  “官二代”現象深植於當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也深植於歷史傳統,即古今同構、具象有異的中國官僚政治。至少長達3000年的國史(尤其秦以來2000年),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十六字(土地“國”有制與權力等級制,前者為物質基礎,後者為意識形態),構造出世界史上蔚為獨特的中國官僚政治統治現象。

  官僚政治造就了權力本位,並由此衍生出相應的社會生態。在其每一次崩潰到來之前,其社會生態似乎也存在某種類似於瓦爾拉斯“一般均衡”的現象:王權及其官僚制搭建起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官僚集團既是代表王權的執行機構,也是與王權相生相異的利益群體本身,它擁有掠奪一切資源的暴力。官僚集團所占據的權力位置本身就屬於“稀缺資源”,未能進入官僚集團的人們,處於被掠奪地位,擺脫苦海的惟一出路就是躋身官僚集團,至少成為他們的幫凶、幫閑。

  與官僚集團相比,人民反抗的能力通常弱小而分散,在嚴密的權力控制下,無法組織起與官僚集團相抗衡的力量,只能任人宰割,導致全社會普遍膜拜權力,盛行惟一的邪教——“權力拜物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