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丁力:大戰略須有價值觀

http://www.CRNTT.com   2010-12-04 08:52:27  


經濟觀察報觀察家部高級編輯丁力
  中評社北京12月4日訊/“雖然中國在朝鮮有很大的利益,但對朝鮮的需要仍然小於朝鮮對中國的需要,而中國的實力又遠高於這個東鄰小國。但奇妙的是,在雙邊關係和半島局勢中,中國好像處處受到朝鮮的挾制和控制,本來應該是棋手的國家,卻被用作棋子……”經濟觀察報觀察家部高級編輯丁力撰文“大戰略須有價值觀”,論說如下:

  在民主和法制的國家中,政治學才成為必要。雖然民主國家的政策透明度有差異,但都需要選民的參與和監督。私密活動不需要理論,在外交開始從密室走向公開之後,才產生了國際關係理論。但在國際關係中,政策的透明度仍比較低,遊戲規則經常被打破,國家在追逐利益時,有些事情是不便說出口的。原因之一,是較小國家的參與程度較低,經常站在決策圈子之外。

  雖然遊戲規則不是定規,國家卻很需要大戰略。但非民主國家不需要大戰略。在那裡,“國家”已經萎縮成統治集團,各項政策只為當權者服務。這些政策通常很簡單,遠遠低於大戰略的複雜程度,統治者有軍隊、有政治手腕就能維持穩定,尤其在有國外粉絲團支持的時候。

  中朝關係

  如上所說,國際政治中有許多事情是不可說的。但是,面對今天的半島局勢,卻不吐不快。

  朝鮮顯然遇到了極大困難,不然,同一個統治者不會在近年改變政策方向,轉向中國。雖然中國在朝鮮有很大的利益,但對朝鮮的需要仍然小於朝鮮對中國的需要,而中國的實力又遠高於這個東鄰小國。但奇妙的是,在雙邊關係和半島局勢中,中國好像處處受到朝鮮的挾制和控制,本來應該是棋手的國家,卻被用作棋子。中國的被動反映出外交的僵化與笨拙,在長期的“韜光養晦”之後,外交官似乎不知道該做什麼,但這不是縮回到“韜光養晦”的理由。

  對朝政策的辯護士一般有兩個理由。第一,朝鮮是中國的屏障。但中國早已今非昔比,我們不再需要這個屏障,美國也不願意在半島北部與中國對峙,日本更失去了這種可能,而朝鮮的一些行為卻嚴重違背中國的利益,如發展核武器、依賴中國援助等。第二,中朝的意識形態相近。但中國已經走在朝鮮的前面了,沒有必要刻意維持唯一的同盟,更沒有必要向後看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