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李剛門”被和解留下恐怖尾巴

http://www.CRNTT.com   2010-12-20 10:56:52  


 
  天涯微博網友“關注那片海”認為:政府不能再被動呀!如果一味“偏執”地采取自認為一貫比較穩妥的方式處理此事,就可能造就更多的“偏激”的網友、百姓。地方政府習慣了所謂確保穩定的定向思維,啥都遮遮掩掩的;卻不知,遮遮掩掩卻孕育了最大的不穩定——人心不穩定。

  還有網友建議:“本來不應成立什麼工作組,要讓司法去說話,行政不要幹預。”

南京“蟻族”撿廢品凍暈街頭

  南京一名大學畢業生工作第一年,因工資低,為攢錢交房租,夜晚上街撿廢品,凍暈在街頭,被城管救起。拎著蛇皮口袋離開前,他囑咐千萬別讓家人朋友知道,也不要公開校名,“我丟不起這個人啊!”

  這條新聞在搜狐網引出1.2萬條跟帖。網友“一臉米飯”贊揚:好孩子啊,最起碼不是“恨爹不成剛”、走歪門邪道的孩子!”

  《蟻族》一書調查了京滬粵等7城市後得出結論:“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年齡集中在22~29歲,三成左右畢業於“211工程”重點高校,80%以上的父母是農民、農民工和下崗職工,屬“窮二代”。網友對此議論紛紛。有人認為這是大學擴招過度,導致專業設置與社會實際人才需求脫節;有的歸咎於城市的高房價使大學生淪為“蟻族”。上海青浦網友“樂奇”嘆息:“學歷能改變命運,可高房價粉碎了命運,我只能重新試著將命運粘起來。”搜狐手機網友驚呼:“又到了讀書無用的時代。”

  新浪北京手機用戶指出:“窮二代”事業上和“官二代”競爭,感情上和“富二代”競爭,“國家應善待他們,別讓他們對人生失去信心,對社會秩序產生推倒重來的想法。”

複旦“黃山門”中的“控制媒體”說

  複旦大學生黃山遇險,警察張寧海在救護途中墜崖犧牲後,一場學生不懂感恩的風波基本平息。複旦官方網站和官方微博頻頻發文,澄清被媒體和網民放大或誤判的負面流言。12月17日,在黃山為張寧海舉行追悼會的同時,複旦同步為恩人撞響校鐘,并為個別同學“不負責任和不妥當的”言論誠懇致歉,強調“內心的道德感和責任感”是複旦學生“擁有尊嚴和驕傲的前提”。

  但在複旦大學BBS的“站內信”中,學生們討論複旦應該如何“控制媒體”,依然引起網上“意見領袖”的驚懼。未出校園的年輕人,就主張新聞專業畢業生多去幾家報紙,“陣地要多占領”,以避免本校“對新聞媒體的控制力有所下降”,這樣的新聞理念令人震驚。

  網友“痞子秀才”撫掌嘆息:這樣的學生“不需要社會的熏陶,便可以直接容入當今的大環境”,令人悲哀。網友憶起複旦新聞系前主任王中的名言“做一個記者,寧做布魯諾,不做姚文元”,提醒年輕學子別忘了老主任為這樣的新聞理念做了22年悲慘的“右派”,雖九死而不悔。“他的聲音,今天是否還在這所全國最富麗堂皇的新聞學院裡回響?”

  複旦大學新聞中心主任對媒體表示:對“控制媒體”說“沒必要上綱上綫”,“是否暴露出新聞教育的問題,這見仁見智”。輿論對此并不認同。天涯微博網友“獨孤長天”寫道:“媒體這一行靠的是良心和正義感。學生有這樣的想法,還好意思公然提出來不以為恥,學校絕對難辭其咎。”複旦新聞學院在全國首開現任政府文宣官員治院的“體制創新”,到今天出現大學生試圖“控制媒體”說,是否到了反思以吏為師的辦學思路的時候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