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2010年海外中國研究十大觀點

http://www.CRNTT.com   2010-12-31 09:14:29  


 
七、環境污染是中國最大的挑戰

  中國的環境狀況已成世界關注的焦點,環境學者伊麗莎白.伊科諾米(Elizabeth C. Economy)在其《河流成黑:環境對中國未來的挑戰》一書中,通過歷史研究、案例分析、採訪官員學者,試圖尋找中國環境惡化的政治經濟根源。她認為環境惡化與經濟體制的變化相關聯:把經濟權力下放給地方,向私營企業開放發展門戶,邀請國際社會參與中國發展,使得中央政府的控制力大大下降。這種體制轉型,使得需要國家權力干預的環境保護捉襟見肘,只有少數發達地區的極少數強勢領導重視保護環境,絕大部分地區都無視環境,只求賺錢,因此中國的環境污染不僅嚴重,而且仍在持續。國際社會要與中國加強合作,共同面對環境污染這一“中國21世紀最大的挑戰”。

  英國《衛報》環境記者喬納森.瓦特(Jonathan Watts)的觀點則給人們帶來一些對中國的希望。他的著作《當十億中國人起跳》,副題叫做“來自氣候變化前沿的聲音”,嚴酷中帶著希望和堅定。他走訪過許多中國人不屑去的貧瘠的鄉村、小化工城鎮、煤礦開採場、工業廢地,檢測環境問題對中國社會的挑戰以及正在燃燒的社會底層的希望。他認為中國在環境立場正處在要麼接受災難、要麼進行急變的選擇中,環境保護者的聲音正在促使這個國家的環境政策發生改變,“進步”的力量正在中國發生。

八、中國人的“美國夢”比美國人還強
  
  無論是外國的憂患者還是中國的知情人,都擔心中國的貧富差距拉大和社會不公,可能像火山一樣挑戰中國的現行體制。哈佛大學社會學家馬丁.懷特(Martin Whyte)經過6年的田野調查,通過走訪中國普通人,對1978年以來形成的社會不平等的後果進行評估。他在《社會火山的迷思:當代中國的不平等感與分配不公》一書中指出,中國人的“美國夢”比美國人還要強。對於個人財富的積累,中國人抱有一種近乎於美國式的寬容,他們認為這主要歸功於個人努力和所接受的教育。儘管中國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社會之一,但絕大多數中國人相信財富會青睞辛勤工作的人,反駁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認為財富來自於腐敗、而非個人努力”的說法。中國人對過去的拒絕和對未來的信心,將持續點燃中國的經濟活力,鞏固中國的政治體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