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提升全球頂層分工地位時不我待

http://www.CRNTT.com   2011-03-21 08:37:24  


  中評社北京3月21日訊/當一向喜歡誇大中國製造業實力與趨勢的美國經濟咨詢機構HIS環球透視日前透露中國製造業產出去年首度超越美國時,英國有學者驚呼:這標誌著“經濟史上一個500年的周期走到盡頭”。而美國競爭力協會也對美國的世界最大商品生產國地位被中國奪走深表擔憂。

  上海證券報發表上海外國語大學東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章玉貴博士文章稱,其實,這則消息本身並沒有太多的意義:首先,該機構只是“估算”去年中國占世界製造業產出的比例略高於美國0.4個百分點,而去年中美兩國製造業的真實數據要在稍晚些時候才能得到驗證;其次,即便中國製造業在規模上超過了美國,也根本不能說明中國在製造業競爭力和獲益程度方面也超過了美國。事實上,在中國去年大約2萬億美元的製造業產值中,真正有產業競爭力意義的部分,不會超過三分之一。中國日漸做大的製造業規模,實際上是以在華外商投資企業的不斷膨脹為底基的。

  文章分析,最近10年來,外資對中國製造業的市場控制度不斷上升,平均控制力已經超過三分之一。在中國已開放的產業中,每個產業排名前5位的企業幾乎都由外資控制;在中國28個主要產業中,外資在23個產業中擁有多數資產控制權。特別是在電子信息和汽車等戰略性產業,中國業已取得的產業進步,遠遠跟不上外資的產業控制趨勢。誰都知道,儘管中國去年頭頂世界第一汽車產銷大國的帽子,但這頂帽子卻戴得異常別扭。如果扣去世界六大汽車集團在華生產基地的產量,中國目下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奇瑞、比亞迪、吉利、力帆和一汽、二汽、上汽等“國家隊”里的本土品牌和相關產量了。若以此為衡量基準,誰能說中國汽車超越了美、日和歐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