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用戰爭換石油可行嗎

http://www.CRNTT.com   2011-03-22 10:26:21  


 
  而且,以美國的霸權地位,通過聯合國搞一個決議,說取消制裁的條件就是打開市場不就行了?為什麼非打仗?被石油制裁折騰得焦頭爛額的薩達姆沒准求之不得呢,用很多第三世界國家的眼光來看,不就是個“引進外資”嗎,越多越好啊。

  伊戰後美國曾經想在伊拉克推行新《石油法》,結果卻被伊拉克議會駁了回去,如果薩達姆還在,直接和他打通關係不就完了,哪用費這些事?石油法還不是怎麼推怎麼有?

  ﹡問:控制戰敗國的出口量和出口方向?

  答:既不符合經濟規律也不符合事實情況

有人說,那可以強迫伊拉克多往美國出口石油,少往美國的對手出口。這個說法同樣可疑。和平年代石油賣給誰不賣給誰幾乎全靠各個國家的購買力決定,很難想象伊拉克出台一個政策說“我只賣油給那誰誰誰,就不賣給那誰誰誰”。

  更重要的是,無論伊拉克還是利比亞,他們的產油量均沒有讓石油進口國有依賴性,或者說基本沒有哪個國家缺了這兩個國家的石油就玩不轉了。比如愛管閑事的沙特人就說了——因利比亞國內局勢緊張而導致的國際市場原油供應不足,已被沙特石油公司填補。

  如果按這個說法,美國最應該打的國家是加拿大,因為美國從加拿大進口原油最多。

  ﹡問:控制戰敗國的石油產量,從而左右石油價格?

  答:西方國家沒法控制石油公司的產量

  美國怎麼“控制”伊拉克石油的產量呢?打電話給Exxon或者Shell讓它們減產?人家可不是對政府言聽計從的國企。拿槍逼著伊拉克石油部下達指示?伊拉克好歹有一個民選政府和議會。

  ■ 這樣的“交易”不符合事實

  誰是伊拉克石油市場的大贏家

  很多人都認為,伊戰結束後,美國人肯定在伊拉克石油市場上賺得樂不可支。

  其實,中國人才是伊拉克石油市場的大贏家,在2009年伊拉克二次油田招標之後,中石油集團已經被稱為“在伊拉克運營的最大的外國能源公司”。

  促使中石油如此風光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在招標時,中石油拿不出其它西方石油公司的生產效率(日產原油數),但中石油可以收取最少的報酬(確保給伊拉克政府留更多的分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