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韓國教改的“中國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11-05-24 11:40:46  


 
  為了改變“一張考卷定終身”,韓國從2008年起實行高考“內申制”,即高校錄取新生時,除高考成績外,更多地要參考考生在高中時的學習成績。但出現的結果是,各高中為了讓自己學生能考進理想大學,都給學生打出不合實際的高分。

  自從1974年“教育平均化”實施以來,韓國的高考考試和錄取制度變化了15次,弄得老師學生家長都無所適從,最後又退回到“一張考卷定終身”的老路上來。

  教育部也是韓國各政府機構中最費力不討好的部門。金大中執政5年,頭3年就換了6個教育部長;盧武鉉當總統5年,換了4個主管教育的副總理。

基礎教育成績好,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差

  從更大的方面來看,韓國是一個非常看重國際評價和“要面子”的國家,而國際上對韓國教育水準卻褒貶不一,甚至有天淵之別。

  不少機構對韓國基礎教育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05年稱,韓國與新加坡一樣,堪稱“教育模範國”,40年間(從上世紀60年代經濟起飛開始至今)從教育水平偏低的國家發展成為教育高水平的國家。

  2004年,有“富國俱樂部”之稱的經濟合作組織(OECD)以全球41個國家(30個OECD成員國加11個非成員國)的15歲少年(高一學生)為對象,對其學業成績進行了評估。結果,韓國學生在解決問題方面排名首位,在閱讀方面居第二位,數學和科學(物理化學)分別居第三、四位。中國和日本學生排名也同樣靠前。

  韓國最大的報紙之一《朝鮮日報》不無得意地評論說,“韓、中、日這幾個東亞國家的填鴨式教育展示了實力和優勢”。

  在每年舉辦的各種國際奧林匹克知識(諸如數學、物理、化學、信息、計算機等等)競賽中,中、日、韓三個東亞國家的中學生也總是能分享金銀銅牌。

  另一個數據或許可以說明這項成績背後的原因:韓國學生在校時間比任何一個發達國家的學生都要長,支付的教育費用占GDP的比率(達8%)最多。

  據韓國媒體報道,2007年在美國有10.34萬名韓國留學生,占在美外國留學生總數的14%,這個數字只是近兩年才被中國和印度略為超過。但考慮到中國和印度的人口是韓國的二三十倍之多,韓國人接受西方教育的積極程度仍然是極為驚人的。

  但另一方面,每年由瑞士國際經營學院(IMD)公布的《全球競爭力年度報告》中,韓國整體教育競爭力一直僅被列在發達國家中的中下游:2004年44位(60個國家參評),2005年40位(60個國家),2006年42位(61個國家),2007年29位(55個國家),2008年35位。

  其中的一項指標“大學教育與競爭社會要求的符合度”上,2007年,韓國在總共55個國家中排位第53,屬於大學教育與社會需求度之間落差極大的國家。可以為佐證的是,韓國大學升學率雖然非常高,可是大學畢業生就業率卻很低,多年來在OECD成員國中位居倒數二三位。

  而且迄今為止,無論是哪一種世界大學排名,韓國大學至多有兩三所能入選前200名。

  一方面是對基礎教育水準的極度自負,另一方面是對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的焦慮,韓國人對於自己的教育體制非常矛盾、非常糾結、非常想有所突破,這大概是KAIST學生連環自殺事件的真正社會根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