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薛理泰:中國崛起的新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11-06-23 09:33:19  


 
  新挑戰

  最後我談談中國在崛起過程中面臨的瓶頸亦即新挑戰的問題。對於這些瓶頸的阻滯作用不能低估。首先要對所謂的崛起給予一個定位。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區域性核大國,又是世界工廠。在西方世界政治領袖的心目中,中國在這三個基礎上的崛起,不言而喻,就是足以與美國爭霸的一個超級大國了。他們認為,崛起的大國即意味著崛起的威脅。他們不在乎你崛起的手段,而在乎你崛起的後果。

  這些瓶頸包括如下事項:

  第一,大國崛起必須跨過國家統一這道坎

  在中國實現兩岸統一之前,崛起不會成為現實;而一旦兩岸爆發戰爭,中國崛起的願景即會受到重挫。這個願景只有在國家和平統一的框架中才能實現。然而,斷言在短期內統一在望,畢竟還不現實。

  第二,水資源污染又奇缺

  中國人均淡水擁有量僅是世界人均值的1/5,南北分布和季節降雨又極不平衡,水是制約中國經濟持續性發展的一個瓶頸。環顧世界史,有哪個超級大國或者長期主宰某個地區霸權的強國,其70%的人口飲用水嚴重依賴於受到污染的地下水的?

  第三,戰略資源仰人鼻息

  中國煉鋼需要鐵礦砂,過半數來自澳洲和巴西,精礦砂幾乎全部購自國外;中國消耗的原油過半數購自國外。中國1/5的耕地遭到重金屬污染,每年農產品(14.93,-0.02,-0.13%)進口量兩、三千萬噸。

  第四,負面因素抵消GDP值

  中國因自然災害、事故災害和群體性抗爭事件造成的經濟損失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由於環境污染造成的綜合損失以及將用於在各城市建設治理環境污染的各種配套工程所需的款項,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0%。對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的估計不宜盲目樂觀。

  第五,民眾凝聚力不足

  孔子權衡內亂和外患之間的關係時說過,“季氏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這句話放在今日,也是頗有啟發意義的。目前中國民眾“仇官、仇富”的心態在逐漸蔓延。在國內形成“上下同欲”的局面之前,欲求國家的崛起,似乎是不切實際的。

  第六,大進大出格局經受不住危機檢驗

  中國經濟和戰略資源對外依存度高,是制約中國崛起的一個經濟層面的負面因素。繁忙的出入口對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以及國內政治穩定至關重要。在可以預期的將來,中國綜合國力尚不足以支撐北京直面一場嚴峻的國際軍事危機,無從侈談崛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