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國危機意識薄弱 亟需掌握危機博弈

http://www.CRNTT.com   2011-06-29 00:25:00  


 
  危機日益成為國家安全的常態

  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隨著國際形勢和國家安全形勢的發展變化,國家安全領域正在進行前所未有的拓展,國家安全層次的危機也隨之複雜化、多樣化、常態化。冷戰時期,外部軍事威脅是國家安全的主要威脅;而冷戰結束後,敵友界限模糊,國內事務與國際事務界限模糊,國家安全威脅及其來源日益變得多樣化。首先,原來兩極格局掩蓋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領土爭端、資源糾紛和社會矛盾等問題呈現表面化,並演化為各種危機與衝突。其次,經濟全球化與地區經濟一體化相向而行,國家間相互依賴不斷加強的同時,國家安全的脆弱性也同步增長。全球性問題作為全球化的副作用逐漸顯現:經濟危機、公共衛生危機、武器走私、毒品走私、人口販賣、有組織犯罪等跨國性問題因國家邊界的日益可滲透性而成為各國面臨的普遍威脅。再者,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進步的背景下,各種全球霸權主義與地區霸權主義惡性膨脹,引發有關國家力量的強烈反彈,激化出新的矛盾並使其轉化為國際危機,“文明衝突論”正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持續擴散、國際恐怖主義甚囂塵上。最後,隨著人類對自然界的索取和揮霍的縱欲無度,自然界對人類的“報復”也顯著增加,高強度的地震、海嘯、氣候災難、地質惡化等引發的極端自然和人為災害頻發不止,國家安全面臨的非傳統威脅日益突出。此外,貧富差距、政府腐敗、不良治理等各種國內問題也困擾著許多國家的發展,在一定情況下其威脅程度較之傳統威脅更具有緊迫性和現實的影響。

  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國家安全危機的發生發展呈現以下三個突出特點:

  一是危機從四面八方湧來,多種多樣,既有來自內部的,也有來自外部的,既有來自傳統領域的,也有來自非傳統領域的。

  二是危機間的聯動性增強,日益複雜,其中既有國際與國內的跨空間聯動,也有不同危機之間的跨議題聯動,且傳統安全危機與非傳統安全危機相互交織滲透。一種危機的爆發會迅速產生傳動、外溢效應,從而刺激、引發其他種類危機的發生。

  三是危機呈現常態化趨勢,控制難度不斷加大,大多數國家在有效應對危機上的理論準備、機制準備和資源準備等方面都明顯不足。

  危機的常態化趨勢,呼喚國家安全戰略中危機管理比重的持續增大:危機管理理論比重不足的國家安全理論將不是完整意義上的國家安全理論,危機管理實踐比重不足的國家安全實踐也不是完整意義上的國家安全實踐。簡言之,隨著威脅的泛化、敵友界限的模糊和全球性問題的突出,各種類型的突發性危機事件爆發日益頻繁,國家安全正遭遇危機的全方位“圍堵”。與以往危機僅僅作為和平與戰爭之間一個短暫的過渡相比,現時危機已成為國家安全的一種獨立的狀態。有些危機若處理不好,不僅直接危及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甚至有可能引發災難性戰爭。因此,加強危機管理研究無疑應成為我們當前思考促進國家安全問題的重要方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