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國危機意識薄弱 亟需掌握危機博弈

http://www.CRNTT.com   2011-06-29 00:25:00  


 
  中國和平發展大戰略呼喚中國特色危機管理理論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的主題。但也必須看到,世界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之中,國際形勢日趨複雜、敏感和多變。中國作為正在迅速崛起的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其國家利益的內涵和外延也在不斷延伸,中國遭遇國際國內危機和衝突的可能性顯著增加。在新形勢下,加強國際危機管理成為中國和平發展的重要戰略支點。

  首先,隨著中國和平崛起的速度和力度增大,來自外部力量的警惕、壓力、遏制與圍堵也將同步增大。當前中國和平發展面臨的外部壓力及其可能引發的危機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一是中國與其他國家的資源糾紛和海洋權益矛盾。比如,中日東海油氣田問題、中日釣魚島問題、中韓黃海漁業資源之爭、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南海主權之爭等,已經成為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中潛在或現實的危機爆發點。

  二是中國崛起衝擊了美國主導的霸權體系從而引發可能的危機。冷戰結束後,美國對華戰略定位經歷了“孤立與遏制”、“建設性合作夥伴”、“戰略競爭對手”、“利益攸關方”等調整變化,但其實質始終表現出兩面性特徵:一方面承認中美之間存在深刻的共同利益,需要與中國合作;另一方面堅持把中國視作為其稱霸全球的“威脅”,對中國處處設防,實施戰略圍堵與牽制。近年來,隨著中國國力和軍力的持續快速發展,美國也加快了經濟圍堵、軍事遏制中國的步伐。

  三是大國積極插手中國周邊問題,努力製造和埋伏針對中國的國際危機。比如,美國自2009年7月以來高調宣示“重返亞洲”,並積極推動南海問題“東盟化”,為干預南海問題埋下伏筆;在2010年3月爆發的“天安”號事件中推波助瀾,製造東北亞緊張局勢;在2010年9月的中日釣魚島海域“撞船事件”中,明確表示將美日安保條約範圍適用於釣魚島,助推中日對抗不斷升級,挺日抑華、借日反華意圖明顯等。中國目前是美國戰略管理的首要目標,其管理手段包括遏制與接觸,目的是將中國納入到美國主導的單極霸權體系當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