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倫敦騷亂,黑莓只是個載體

http://www.CRNTT.com   2011-08-12 09:38:02  


 
“倫敦騷亂”:別讓微博短信成為替罪羊
 
  2011年08月11日10:03 來源:紅網 作者:楊耕身 

  我不知道,倫敦的騷亂事件會不會成為公民自由使用社交網站或手機短信的一次轉折點?不過現在看起來,英國相關方面已經準備好了要把怨氣發洩在它們身上。

  8月4日,倫敦警察懷疑29歲男子馬克.達根非法持有槍械,提前在街道布控攔截。雙方爆發槍戰,隨後達根身中兩彈,當街死亡。死者家屬組織示威活動,事件隨即演變成騷亂。據英國媒體稱,對達根事件,社交網站上出現了大量討論,其中不乏情緒性發洩、謠言和煽動言論。正是由於社交網站上大量煽動言論助長憤怒情緒,一些年輕人劫掠了城北恩菲爾德區等地區的商鋪。倫敦警察局副局長卡瓦納做客BBC時指責一家知名微博網站在這次暴力事件中推波助瀾。鑒於此,警方宣布將監控“推特”等社交媒體,鼓動騷亂者將被逮捕。此外,由於黑莓手機通信成為肇事者的重要聯絡工具,黑莓英國運營商也聲明說將“以所有可能的方式協助”配合當局調查。

   倫敦事件之後,“互聯網自由”將呈現出怎樣的格局,需要謹慎以對。事實上,鼓吹對於互聯網監控的論調,在今日世界並不鮮見。因此,儘管許多人不太相信,倫敦乃至英國警察機構必將以某種明顯而生硬的方式介入公民通訊自由權,但必須明白的是,只要不加阻止,不設界限與禁區,任何公權力都將十分樂意插手到事涉公民隱私的領域中去,並總有其堂而皇之的理由。如果事情真的要朝這個方面發展的話,那麼我們完全可以預言一種比此次騷亂事件更糟糕的一種現實。

  微博短信何辜,要承擔升級騷亂事件的主要責任?譬如星火燎原,不問火星起於何處,反倒要怪備風的力量,是何道理?因為事情已經很顯然,當地警方無故射殺達根,以及“警察經常粗暴對待居民”、“警民緊張關係長期得不到緩解”,才是倫敦騷亂的主要誘因。至於更深層的原因,則是經濟不景氣的背景,加之少數族裔居多的城北托特納姆區是英國失業率最高的社區之一。不論是憤怒還是絕望,當它成為一種普遍的情緒,那麼要找到一個出口總是容易的。在這種情境下,沒有誰是別有用心的人,沒有誰是不明真相的群眾,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利益相關者。

  作為社會怨氣聚集者的倫敦警方來宣布將監控社交媒體,這總讓人覺得有些意味深長,同時也不免讓人懷疑這是在轉移注意力。在倫敦事件發生4日之後,騷亂現象仍無停息的跡象。儘管英國內政部長梅恩表示,不會使用防爆水槍驅散人群,也不會請軍隊介入鎮壓騷亂。但作為一個事實,這場英國數十年來最嚴重的騷亂不僅已經席捲了倫敦多個城區,而且“騷亂發生後的情景堪比二次大戰德軍轟炸後倫敦一些地區顯現出的景象”。這一切無不讓人憂慮。我們祈求一個更加穩定和諧的社會,希望騷亂事件盡快停止,那麼就不僅需要事件各方的冷靜與克制,同樣也需要英國政府方面檢討其政治以及經濟社會政策的失當之處,而不是忙於指責公民通訊權利。在一個健康舒展的社會,公民權利永遠不會成為一個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