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東亞離海上衝突越走越近了

http://www.CRNTT.com   2011-10-26 10:45:58  


 
  《華爾街日報》稱,帕內塔在安撫盟友的同時,也在向中國發出明確信息,中國軍力的增強以及在南中國海表現出的咄咄逼人態勢已讓美國及其地區盟友感到不安。帕內塔希望中國在先進武器研發方面“更加透明”,對可能威脅到美軍在太平洋等地戰艦的反艦導彈尤為關注。

  但輿論同時也注意到,帕內塔在談到中國時,措辭較從前“明顯放軟”,語氣“相當克制”。本月初,帕內塔對駐意大利美軍發表講話時稱,有關對中國的擔憂是美國在太平洋軍事存在至關重要的原因,“美國要做的,就是把軍力投放到太平洋地區,把我們的航空母艦投放到那裡”。但此次訪問中,帕內塔則對改善太平洋地區兩個大國的關係“極有信心”,認為表達美國關切的最好方法就是能夠與中國進行坦誠的對話,期待美中兩軍可以建立“更密切”的關係。輿論認為,上任以來尚未與中國軍方直接會面的帕內塔顯然對發展兩軍關係有所期待。

  ■ 亞洲國家對與美軍合作態度越來越謹慎

  分析人士認為,亞太地區之所以被排除在美國國防預算削減之外,是美軍方人士所稱的美軍“戰略調整”的體現。美軍戰略調整是奧巴馬政府上台伊始確定的亞洲戰略的內容之一。經濟層面,亞太地區的經濟繁榮對美國的經濟發展特別是出口增長至關重要。美國國務卿克林頓日前表示,全球戰略和經濟重心正在“東移”,美國將把包括外交、經濟和戰略意義上的投資大量投放亞太地區。軍事層面上,美國在亞太的存在被視為是平衡中國的一支力量。美軍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抽身,為美軍這種戰略調整提供了重要契機。

  借美國力量確保地區穩定,是亞洲一些國家戰後一直採取的政策選擇,特別是美國的一些亞洲盟國,更是在美國的保護下發展起來的。美國所具有的這種傳統影響力,在冷戰結束後並沒有消失,美國仍保持著在亞太地區的強大軍事存在。而美國的所謂“重返”,又是在中國與這一地區關係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出現的,因此使這一地區安全形勢變得更為敏感復雜。

  菲律賓就是一個例子。菲海軍設備陳舊,需要依賴美國提供現代化軍備以實現軍事現代化,而菲軍與美軍本來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菲律賓還希望借美國力量來推動南海問題國際化。

  但是,更多亞洲國家在與美軍的合作方面,也顯示出了越來越謹慎的態度。日韓等國都出現了反對美軍基地的示威活動。在菲律賓國內,反對美菲聯合軍演的聲音也一直不絕於耳。不少民眾認為,這種演習“弊大於利”,美國只是在謀求自身利益,菲律賓很可能被美國當槍使。(曼谷、東京、華盛頓10月25日電 暨佩娟 丁 剛 於 青 馬小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