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面對美債危機威脅 兩岸應建中華貨幣區

http://www.CRNTT.com   2011-12-02 00:12:52  


美債危機,兩岸更應攜手應對。
  中評社香港12月2日電/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經濟研究室主任朱磊博士在《中國評論》月刊11月號發表專文《美債危機下的兩岸經濟發展形勢》,作者認為:“2011年8月初的美債危機引發全球股災,其實質是美國財政危機、金融危機、經濟危機的複合型危機重挫人們對世界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美債危機雖然使國際金融市場出現急劇動盪,世界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上升,但也再次表明世界經濟重心正在東移,以中國大陸為核心的新興市場在世界經濟版圖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這為中國加速人民幣國際化、加快形成世界市場、提升國際經濟金融地位提供了良好契機。兩岸應加快推動更緊密的經濟合作,防範風險,加強溝通,推動實現兩岸經濟強勁、穩定和可持續增長。”文章內容如下:

  美債危機暴露出的問題
    
  8月2日,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通過《2011年預算控制法案》,計劃分三步提高債務上限2.1至2.4萬億美元,在未來10年分兩階段共減少赤字2.5萬億。美國雖然通過提高債務上限和制定長期減赤計劃而暫時度過了美債違約危機,但美聯儲次日發佈將把超低利率政策維持到2013年的聲明,卻向世人發出了經濟前景悲觀的信號。接著信評機構標準普爾5日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等從AAA降為AA+,成為美國主權信用評等史上首度遭到降級,舉世震驚。美國主權債務問題暴露出財政危機、金融危機和經濟結構危機的深層次問題。

  第一,財政舉債失調。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尚未平息,美債危機又起,令主權債務問題再度受到高度關注。美國自1917年設定國債限額以來,至今已提高了94次,目前美國的債務規模(14.58萬億美元)已經超過其GDP(2010年為14.53萬億美元)。高負債比例加上美國對擺脫經濟低迷狀態束手無策,使人們對其償債能力產生懷疑,進而動搖了人們對美國國家主權信用的信心,也為以信用為核心的、占全球流通貨幣量超過60%的美元體制敲響了警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