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馬英九“歷史評價歷力”值得仔細品味

http://www.CRNTT.com   2012-01-18 09:10:16  


 
  其實,和平協議不是“統一協議”,和平協議就是高層次的維持現狀,即去掉“敵對狀態”的現狀,強化“不武”的現狀,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既然這次“總統”選舉,折射了民眾求和平求穩定求發展的心理,也是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及“九二共識”的認可,就應進一步走向政治對話了。馬英九要在歷史上留名,就必須走這一步,並為子孫後代負責。

  何況,既然和平協議並非“統一協議”,就不會得罪“台獨”基本教義派,而且也符合美國和日本的利益,將能獲得國際支持,甚至還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以至是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提名及當選。

  其實,即使是李登輝、陳水扁之輩,都曾有過籍著兩岸關係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念頭。李登輝曾有過以在“第三”地與江澤民會面,推動兩岸關係發展,以期雙雙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陳水扁在剛上任時,也曾有過籍著“四不一沒有”,及籍著邀請江澤民到大膽島喝茶,以及後續的系列兩岸商談,被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的得獎人。

  既然連李登輝、陳水扁之輩都曾有過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念頭,主張“九二共識”,並已有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實質行動的馬英九,就更是理所當然。因此,馬英九要留下“歷史評價”,就應當啟動兩岸政治對話,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簽署兩岸和平協議。當然,馬英九自己沒有了連任的壓力,黨內中生代卻有二零一六年當選的壓力,這也得注意照顧他們的感受。但今次“總統”選舉的結果已經證明,兩岸關係是個好東西,只會有助於泛藍陣營的選舉,又何須瞻前顧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