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新黨正面臨生死存亡關頭何從何去

http://www.CRNTT.com   2012-01-22 09:19:09  


 
  但自二零零八年起,“立委”選制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後,每一選區只置一個應選名額,這就使得“立委”選舉成為兩大政黨的博奕戰場,小黨難有任何機會。實際上,就在二零零八年的“總統”選舉中,新黨的區域“立委”候選人全軍覆沒,不分區“立委”政黨票也僅得百分之三點九五,未能獲得分配“立委”議席,也無綠領取政黨選舉補助金,生存也成為問題。只有鬱慕明一肩扛起黨部的運作經費,及全靠一些退休公教人員擔任義工,新黨才能正常運轉。

  在面對二零一二年“立委”選舉時,新黨認為是可在四年前的基礎上,再爭取多二十多萬票,就可跨過百分之五“門檻”,獲分配兩席“立委”,再加上金門縣的吳成典勝算甚高,就可組織黨團。為此,鬱慕明親自掛帥,排在不分區“立委”名單的第一位,台北市議員王鴻薇則排在第二位。倘能當選,鬱慕明就可像當年那樣,在“立法院”中叱吒風雲,衝鋒陷陣,發揮關鍵作用。

  但鬱慕明卻沒有想到,新黨在二零零八年之所以能拿到百分之三點九五的得票率,是由於親民黨沒有參選,使得新黨可以獨享對國民黨有意見的泛藍選民資源。而今次親民黨參選,就勢必拉走會與新黨搶奪對國民黨有意見的泛藍選民資源,因而不但未能達標,相反還流失了大量選票,連四年前的百分之三點九五的一半都達不到,只有二十多萬票。而且,在台聯黨也比上屆有大幅進展,拿到三席不分區“立委”,親民黨也獲得兩席的強烈反差之下,連綠黨的得票率還高於新黨,這確是新黨前所未有的敗績。

  現在看來,台聯黨得票率的大幅成長,主要是依靠李登輝在選前抱病為蔡英文站台輔選,激起李登輝的支持者分裂投票,在“總統”票投給蔡英文的同時,政黨票卻回流給台聯黨,這與四年前李登輝支持者未有實行分裂投票的情況相比,有所差異。而新黨的失利,則是與四年前親民黨沒有參加不分區“立委”選舉,部分對國民黨的不諒解的深藍選民,就將手中的政黨票投給新黨相反,對國民黨不諒解的深藍選民,在含淚投票將”總統”票投給馬英九的同時,對宋楚瑜及親民黨產生補償心理,將政黨票投給親民黨,因而對新黨形成政治情感位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