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三亞宰客背後的真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2-02-06 11:43:14  


 
  不到70萬人口的三亞湧入49萬旅客,市場供求關係嚴重失衡

  從三亞本次春節黃金周的實際情況來看,食品、住宿等各方面價格都出現了較大的增幅是可以理解的。近年來,三亞市遊客增長量保持著兩位數百分比,機動車總量更是保持在30%以上的增長,這些無疑會對機場、酒店、餐飲、出租車、旅遊景點都構成了巨大的壓力,旅遊設施都處在滿負荷甚至超負荷運轉的狀態。在本次春節假期,這個人口不到70萬的城市,更是接待了近50萬名遊客,市場供求關係可謂是嚴重失衡。在這種情況下,出現較大幅度的調價是理所應當、符合經濟學的一般規律的。

  400餘部級幹部春節赴三亞,很多遊客對價格不敏感

  如果遊客還是覺得三亞太貴,漲價漲的太狠,那可以選擇去廈門、昆明;如果覺得國內都貴,都在宰客,那大可選擇出國游。隨著媒體、網絡的日趨發達,消費者與商家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將越來越少,當越來越多的旅客覺得三亞“宰客”而決定不去三亞時,那三亞的價格自然會理性回歸。

  但事實上,年年都有“宰客”的報道——去年23位遊客消費2.7萬元“天價海鮮”就曾引起廣泛報道,但年年來三亞的遊客人數都創新高。這至少說明相當一部分人覺得漲價是可以接受的,或者能夠避開少數極端的漲價現象。 

  當然,如“400餘部級幹部春節赴三亞 ”這條新聞反映的那樣,一大批出國受限、但可以公款消費的政府官員把度假的首選目標定在了海南島,這些人根本不在乎所謂“天價宰客”,從而推動了整體價格的上漲,這無疑是醜惡的現象,但此問題的根源在於三公消費,與三亞旅遊業本身是沒有關係的。
 
旅遊收益分配不均,導致人人想“打劫”才是問題 
 
  人人都想搶得一杯羹,而不是維護景區細水長流

  然而,即便不把所有的漲價都歸之於“宰客”,但遊客在三亞的種種遭遇,如被導游、司機拉去黑店,如在餐館里被強迫消費,仍然毫無疑問屬於對旅客的“打劫”。作為一個國家大力興建的國際旅遊島,何以在旅遊管理方面存在這麼多弊端?

  其實,如同《遊客在湘西被槍指頭的背後》指出的那樣,當地部分旅遊從業人員對遊客的“打劫”,都是旅遊收益分配不均引起。從國家重點打造的國際旅遊勝地的角度看,三亞興建了如此多的名牌酒店、豪華別墅,但這種政策性招商引導下的建設行為,對當地民眾的創收卻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2009年底三亞房價以5.1%的環比漲幅排名全國第一的時候,作為一個開發多年的國家旅遊中心,這個城市當年的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還僅為15233元,低於當年全國17175元的平均水平。社科院公布的白領收入檔次,三亞在全國也僅為第五檔次,與許多內陸城市水平相當。

  也就是說,三亞雖然是個能下金蛋的雞,但下的蛋不一定能落在誰手上,當金蛋不能公平分配時,自然就滋生“搶蛋”的現象,而不是大家共同把雞養好細水長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