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經濟學家》:廉價中國或將終結?

http://www.CRNTT.com   2012-03-31 08:34:25  


  中評社北京3月31日訊/中國製造業的成本攀升及其將帶來的影響,一直是國外學者和媒體密切關注和津津樂道的話題。近日,英國《經濟學家》周刊網站發表文章,再度探討了中國企業在成本攀升的周期中,面臨的形勢,題為《廉價中國的終結》。

  該文認為,中國的製造業已經練就了一些低成本之外的優勢,從而不再是僅依靠廉價勞動力和資源來吸引資本的年代。而單就成本而言,目前中國內地的綜合成本並沒有比沿海低多少,但是,追趕效應已經形成。沿海製造業未來的發展前途,在於能夠加強設計與創新,在價值鏈中占領更高地位。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製造業國家。中國生產的電視機、智能手機、鋼管及人們耳熟能詳的其他產品,在2010年超過了美國。中國現在占全球製造業的五分之一,其工廠的產量之高,成本之低甚至抑制了眾多貿易夥伴國的通貨膨脹。但是廉價中國的時代也許正在接近尾聲。

  從歷史上工廠聚焦的沿海省份開始,勞動力成本正在大幅上升。土地價格上升、環境和安全法規以及稅收等因素都在產生影響。不過最大的因素確實勞動力。中國歐盟商會的資深實業家約爾格.武特克語言,到2020年,中國製造業的成本可能會比現在增長一倍甚至兩倍。如果廉價的中國正在淡出,那麼誰將取而代之?工廠將回轉支擁有廉價勞動力的貧困國家嗎?該文作者認為,這是一種常識性的想法,然而卻是錯誤的。

  儘管勞動力成本大幅上升,但中國沿海地區擁有持久的優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