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印度進入洲際導彈超級大國俱樂部

http://www.CRNTT.com   2012-04-28 10:02:00  


 
  《環球時報》的確與發表消息同時刊載了發射前就準備好的對將近20年前中國駐印大使裴遠穎的採訪。採訪的編者按語說:“印度宣布啟動‘烈火-5’遠程彈道導彈試射之後,引起很多人的關注。”

  按語接著說:“因為它‘覆蓋整個中國,尤其是中國人口稠密和經濟上非常重要的沿海地區’,而被很多媒體貼上了‘中國殺手’的標簽。不過,儘管如此,一方面印度卻又表示,‘印度應放棄此前堅持的不放棄一寸國土的強硬立場,而是做出一些“讓步”,以盡快解決和中國的邊界爭端。’表現出了‘友好’的信息。從中,似乎可以看出印度對中國的‘矛盾’心理。”

  我認為當前中印之間的確有點“激烈競爭”情緒,但不嚴重,印度雖然有極少數人主張在國際舞台上和中國“爭雄”,但民意主流卻有三點共識:一、印度並不強大,二、當超級大國對印度無益,三、印度與中國的差距大、一時無法超趕。

  中國民間逞強的意識比印度強得多,但“競爭”焦點在美國不在印度。中國有些人潛意識中看不起印度,一旦印度有了成就心裡又有些不安。當然,正像裴遠穎所說,印度民意中有一種“瑜亮情節”也會影響中國對印度的看法。

  我覺得印度進入洲際導彈超級大國俱樂部是一件大好事,一方面,印度民情提高了自信,印中“瑜亮情節”會隨著自卑感的降低而減弱;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某些對印度缺乏了解的中國人士開開眼界。

展現新國際格局

  我在印度生活過將近半個世紀,知道印度的發展潛力極大。孫中山是中國最早看到印度威力的思想家,他在1917年《中國存亡問題》文章中就指出是借助印度的威力才有“大英帝國”,沒有印度英倫三島只能是三流國家。

  印度是亞洲最早的現代化科技國,每年一度的《印度科學大會》(Indian Science Congress)是從1914年開始的。1942年創始的“印度科學與工業研究委員會”(現在擁有一萬多科學家)從來就是世界上隊伍最壯大的政府支持的科學家組織,印度原子能研究在上世紀40年代就起步了。1954年毛澤東和尼赫魯在北京數次會見、親切會談十餘小時,毛澤東主張擁有原子彈,尼赫魯反對。

  上世紀70年代尼赫魯的女兒兼總理英迪拉甘地改變杯葛核武器政策,兵分兩路向“兩彈”(核彈與導彈)進軍,1974年,核彈突破而導彈滯後無法會師,只能在拉賈斯坦沙漠中進行暗號為“微笑佛爺”(Smiling Buddha)的地下核爆。

  印度已經是舉世公認的核武器國,據2011年美國估計大約有80至100枚核彈頭,但載運工具發展始終滯後,現在印度國防擁有的只有“火神1號”(射程700公里)與“火神2號” (射程2-3000公里)。“火神3號”雖有5000公里射程,卻可靠性不大。“火神5號”可謂“千呼萬喚始出來”,是重大突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