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台灣與印度關係 會成島內政治博弈點

http://www.CRNTT.com   2011-12-15 00:44:30  


升溫中的台印合作
  中評社香港12月15日電/洛陽外國語學院台灣研究中心教授孫遜博士在《中國評論》月刊11月號發表專文《當前台印關係的特點與走向》。作者指出,台印關係是目前台當局“活路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印度在當前全球和區域戰略中重要性不斷提升,台當局將強化台印關係作為其在南亞地區對外工作的主軸。近一個時期以來,雙方高層交往密切;台印經貿交往持續增溫,並存在巨大的發展潛力;台印科技合作日益密切,並成為經貿發展的重要推力。隨著島內政治生態與台印經貿關係的演變,台印關係呈現出新的發展走向。

  台印實質關係悄然提升

  自20世紀90年代起,印度經濟的快速發展與潛在的巨大市場,引起台灣當局的高度重視,開始積極推動台印經貿交流與合作,鼓勵台商開拓印度市場。另一方面,冷戰結束後,印度為爭取更為有利的國際地位,在“一個中國”架構下,印度政府開始彈性處理印台關係,積極謀求與台灣之間更為廣泛的交流互動,積極營造交流平台。1995年,李登輝當局在新德里設立“台北經濟文化中心”,這是台當局在南亞地區設立的唯一“代表處”,同時印度也在台北設立“印度——台北協會”,雙方民間或半官方往來逐漸增多。

  民進黨執政後,為避免台灣經濟對大陸的過度依賴,提出“深耕台灣,佈局全球”的經濟戰略,設法分散市場,降低台灣對大陸的依賴。陳水扁當局將印度視作主要目標之一,加緊展開“務實外交”。2001年,台印簽署《民航諒解備忘錄》,並於2002年4月開始直航。2002年,台與印度正式簽署《台印投資保護協定》,為推動雙方投資與經貿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2006年2月,島內第一個以推動拓展印度市場為主旨、具有濃厚官方背景的社團——“台灣——印度協會”(Taipei-India Association)成立,時任民進黨主席游錫堃出任理事長,成員包括台“經濟部”、“國科會”、“外交部”等重要部門,以及“資策會”、外貿協會等半官方機構以及一些知名工商團體。(注1)“台灣—印度協會”的成立,實質上是民進黨當局積極建構台印同盟關係的戰略步驟,印度在台對外戰略中的地位大幅提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