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新一屆民進黨中央會否實行“雙蘇體制”?

http://www.CRNTT.com   2012-05-30 08:30:53  


蘇貞昌與蘇煥智。(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5月30日訊/蘇貞昌今日接任民進黨主席,其會否趁組建中央黨部各部門人事之機實行“派系共治”,將是一個重要的觀察點;而蘇貞昌是否會增設副主席並籍此朝向“雙蘇體制”發展,以善意回應黨內“世代交替”的呼聲,則是另一個更重要的觀察點。就此,澳門新華澳報評論員富權今天撰文“新一屆民進黨中央會否實行“雙蘇體制”?”,作出如下評說: 

  蘇貞昌將於今日接任民進黨主席。按照政治責任制原則,及尊重新任主席的人事任命權,原來跟隨前任主席蔡英文,代理主席陳菊上任後繼續任用的中央黨部秘書長以下一級部門主管人員,均已慣例請辭,其中有部分將轉進蔡英文辦公室任職。 聲稱將會“為事找人,為黨找人,為未來找人”的蘇貞昌,必須重新任命高級黨工,是否會為了黨內團結,撫平主席選舉時形成的裂裂痕,尤其是為未來爭取“二零一六”的出線權,討好黨內各派系,而趁組建中央黨部各部門人事之機實行“派系共治”,將是一個重要的觀察點。 

  其實,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觀察點,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蘇貞昌是否會增設副主席,並籍此朝向“雙蘇體制”發展,以善意回應黨內“世代交替”的呼聲。當然,倘是真的構建“雙蘇體制”,也將會惹起黨內對“新蘇連”壟斷民進黨領導大權的優慮。

  之所以會引發“雙蘇體制”的聯想,是源自於《中國時報》於民進黨主席選舉翌日,刊出的一篇題為《副主席誘因,反蘇勢力搶第二名》的述評。該述評指出,面對一場幾乎沒有勝算的選舉,民進黨內反蘇勢力之所以仍堅持硬碰硬,且堅拒整合抗蘇,關鍵原因就在於民進黨可望於七月全國黨代表大會中提案增設“副主席”,誰能在黨魁改選中搶下第二名,就可能成為未來的副黨魁人選。其中尤其是對不再具有“立委”身分的蔡同榮,及對目前全無黨、公職身分的蘇煥智而言,當選主席固然是第一目標,但若能藉由主席選舉提前紮根,同樣是為七月份的黨權力核心改組奠定基礎,延續政治生命,自然更不願在選戰中缺席。在“拿不到主席就拚第二名”的戰略思維下,反蘇勢力各有盤算,陷入無法整合的矛盾,終而讓合作宣告破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