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把穩增長壓力轉化為調結構動力

http://www.CRNTT.com   2012-06-01 08:33:49  


 
  就業良好提升經濟下行容忍度

  文章表示,雖然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但還未危及就業(這里要指出,不是需求旺盛導致大量就業增加,而是人口紅利急劇減少導致勞動力供給缺口)。“穩中求進”基調首先是“穩”,前提是穩社會大局。雖然經濟增速放緩是經濟轉型的客觀前提和需要,但為了解決和吸納發展中的矛盾和風險,經濟增長確實需要一定的速度。因此需要關注的是,經濟下行到什麼程度,才是政策鬆動的觸發點?就是就業指標。

  此輪經濟下滑最大的特點,就是就業形勢比較穩定,無論是城鎮就業還是農民工就業都比較穩定,一些地方甚至出現招工難、用工荒。一季度全國農民工平均工資為2173元/月,比去年同期上漲16.6%。一季度新增農民工就業550萬人,這從一方面反映農民工就業狀況良好。就業形勢良好提升了經濟下行容忍度,因此對當前經濟增長下行需警惕,但也不必過分擔心。

  穩增長空間巨大

  文章指出,當前房地產投資和基礎設施投資大幅放緩對經濟下行造成很大壓力。毋庸置疑,當前中國經濟增長仍需要投資支撐,短期看,穩增長就必須先要穩投資,尤其基礎設施投資。在穩投資方面,政策空間巨大,不至於導致過去的政策循環。

  “十二五”期間有2萬億左右的農田水利建設及江河治理預算,如果經濟下行超出容忍度,完全可以先行投資,中國水利欠賬太多,旱澇保收農田占比少,水利薄弱性突出,不存在重複投資問題,也符合經濟結構轉型。

  保障房建設是另一個投資調節器。房地產調控明顯遏制了投機投資需求,同時也造成房地產投資持續回落,今年1-4月份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增長18.7%,比去年同期減少15.6個百分點,比一季度降幅擴大5個百分點。今年保障房建設700萬套,加上去年結轉1000萬套,今年是保障房建設高峰年,提供了一定投資力度(預計超萬億)。
此外,還有一大批“十二五”重點項目(如環保領域有大量投資可以做)以及開放民營經濟進入諸如石油、城市建設和公共事業(包括鐵路等)領域等,可依經濟形勢所需提前或加速推進,皆能在經濟結構調整的大原則下自如調節投資水平。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