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為何買蛇放生比明目張膽的作惡更為不堪?

http://www.CRNTT.com   2012-06-07 11:10:31  


 
  二、放生不顧動物死活,慈悲仁愛只為自己

  多數被放生的人工飼養動物因無法自己覓食及自我保護而喪命,野生動物先捕後放毫無意義

  從源頭上來看,被放生的動物一是來自於野生;二是來自於人工飼養。本來就好好地生活在野外的動物就因為人類基於放生的需求反而被捕獲,這種先捕獲又把它們放生的放生有什麼意義呢?又有誰知道在捕獲野生動物的過程中有多少的獵物致傷或者致死捕捉者的圈套,夾子,毒餌中呢?而對於人工飼養的動物:它們自然會比野生動物缺乏警惕性,會更容易就被天敵所殺或者被跟在放生者身後而來的捕獵者所捕獲,無法自己覓食及自我保護,甚至遇上惡劣的氣候也可能使它們喪命。某種程度上,放生此類的動物無異是等於殺生。

  儘管《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有關“動物野外放生須經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批准”的規定早就存在,可由於執法環節薄弱根本抵擋不了民眾行善的熱情。2009年6月的第二屆廣東休漁放生節上,一只不願下水的“小海龜”被工作人員奮力擲進了南海。事後鑒定,那是一只原產於雲南、廣西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的緬甸陸龜,這只陸龜別說不能下海,即便是在淡水裡也無法生存。2007年6月,羅湖區仙湖植物園野營區草坪驚現大批麻雀屍體。植物園管理員稱,早上有人在草坪放生5萬只麻雀,疑死因與麻雀無法適應新環境有關。2006年北京春節期間,信佛民眾將大批黃鱔、鱉送往後海放生。完全不考慮黃鱔入冬後要冬眠且不入水,後海水溫太低會使黃鱔因低溫和缺氧死亡。

  三、放生不惜毀壞生態,個人錯誤要全民買單

  外來物種入侵導致本地物種的生存空間受到侵害,進而打破生態系統平衡

  因為亂“放生”而導致的物種入侵並對原生物種帶來的毀滅性災難,其實已相當普遍,巴西龜在國內的泛濫,正是一例,而“放生”恰是巴西龜入侵的一個關鍵途徑。專家舉例,具有一定觀賞價值的巴西龜是外來物種,適應力強、繁殖快、壽命長,且少有天敵,一旦在野外繁衍,便可能大量搶占當地生態資源。其原因主要巴西龜在其原來的生態系統中有天敵來控制其種群數量,而在引入地區則沒有這樣的天敵。有調查發現,巴西龜幾乎無一例外地使其他本土龜類滅絕,魚類、蝦類和水草大量減少。

  此外還有福壽螺、白玉蝸牛、非洲大蝸牛、牛蛙、小龍蝦、麝鼠等,它們的適應性和繁殖力非常強,加上少有天敵,將會在野外大量繁殖,搶奪生態資源,嚴重威脅本土類似物種的生存。而且生態關係一旦被破壞,要恢復是很難的。儘管在國境檢疫的相關法規中有一些外來物種的禁止引入條款,但實際情況是,300多種外來物種已經通過各種渠道引入中國。《三峽晚報》報道稱,一個嚴酷的事實是:一邊是愛心市民從流動的販子手中購買大量外來物種在長江放生;一邊是環保志願者深夜裡打著手電,守候在城區江邊專抓“外來客”——巴西龜、鷹嘴龜,以保證長江水域的生態平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