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英國王室與君憲制

http://www.CRNTT.com   2012-06-17 09:45:44  


2012年6月5日,英國倫敦,女王抵達倫敦金融城市長官邸參加私人午宴。
  中評社北京6月17日訊/“英國王室之所以成為一個傳奇,或不在於給英國旅遊業可能帶來多少收入等經濟賬,或凸顯了王室貴族作為特權階層在英國這個老牌自由民主國家的“例外論”,更在於它給予英國人文化認同的支撐,從而為民主制度運行提供了保障。”時代周報日前登載鄧志新的文章“英國王室與君憲制”:

  雖是冷風雨天,6月3日仍有上百萬民眾湧到泰晤士河邊,參加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登基60周年“千船水上巡游”慶典。話說“千船巡游”,實際上,“大多數船都是劃艇,或者級別稍高一點,包括1940年參與營救被圍困在敦刻爾克的英軍官兵的一些小船。”《金融時報》的報道,一如既往發揚英國人自嘲的國民性,“出於對尷尬的擔心,此次慶典沒有安排讓皇家海軍接受女王檢閱:那樣的儀式可能只持續五分鐘。”

  當然,“不和諧”的聲音少不了,尤其在英國這個老牌民主國家,支持“共和制”的數百人在巡游終點塔橋附近同日舉行集會。反對王室制度的《衛報》跟進採訪一位抗議者,“登基60周年慶讓人們走到一起,這當然很好,但我更想通過抗議行動告訴公眾,歡聚的人群也少不了我們這些不贊同王室制度的公眾,反對王室的理由很多,我們不能無視其存在。”

  多年民調顯示,共和制的支持率一直維持在兩成左右,但即便反對者也承認,王室盛典讓社會各界有了共同歡慶的時刻,雖然他們的目標不一。事實上,保皇派與共和派的辯論源遠流長。英國人托馬斯•潘恩(ThomasPaine)於1776年出版的《常識》(CommonSense)指出,君主繼承制度不僅對於一國民眾是極大的蔑視,而且也違反自然,這為北美殖民地的共和獨立點了一把火。潘恩歷述英國歷史上王室遞嬗的沿革,他指出,一個法國出生的私生子,率領著一支土匪侵入英倫三島,建立了王權,“這實在沒有什麼神聖可言。”英國自被異族侵入以來,已經發生過8次內戰和19次叛亂。他說,英國的君主除了打仗,就是分贈土地給他所寵愛的人,說不上對國家及其臣民有什麼貢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