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懷暢:印度核戰略何去何從

http://www.CRNTT.com   2012-07-25 09:51:32  


 
  印度核戰略走向何方

  印度自上世紀30年代尚是英國殖民地時期就已經有一批以胡米•傑漢吉爾•巴巴為代表的科學家在開展核研究。研究歷史,會發現印度的核戰略是一以貫之的,是不受政府更迭影響。

  印度的核戰略一共經過了4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47年印度獨立到20世紀60年代初,此時的印度奉行“和平利用核能”戰略。由於此時印度剛剛獨立,國力尚弱,又深受甘地“非暴力”哲學影響,這一時期的印度是當時世界少數提出和平利用核能的國家。它曾經公開表態“不謀求製造核武器”,主張全面禁止以軍事為目的的核試驗。

  第二階段是20世紀60年代初到1974年首次核試驗。此時印度政府奉行“反核威懾戰略”。由於在1962年的中印邊境衝突中,印度遭到了慘敗,受到1964年中國試驗核武器成功的刺激,此時的印度開始謀求利用核武器反制其他國家對印度的“核威懾”,借此走向獨立自主的世界大國之路。1974年的核試驗,表明印度已經初步擁有了核武器的能力。

  第三個階段是1974年核試驗到1998年核試驗。這一階段印度的政策是堅持“最後一根導線”政策,即擁有核武器的全部技術儲備,只是沒有走到最後一步,一旦需要,插上最後一根導線就可以完成核武器的全部建造過程。此時由於核不擴散成為全球的普遍呼聲,在南亞半島,印度在常規軍事力量方面擁有對巴基斯坦的全面優勢,因此此時的印度並不急於向世界證明自己的核威懾能力,而是通過民用核能計劃秘密儲備武器級核材料,並進行相關技術的研發。

  第四階段是1998年印度核試驗至今。印度奉行主要針對中國的“最低限度有效核威懾”。由於印度長期擁有對巴基斯坦常規軍事力量的全面優勢,因此印度核試驗之後,巴基斯坦很快作出了進行6次核試驗的反擊,這對印度來說有些得不償失。

  一方面在印巴核對峙的前提下,印度的常規軍事優勢無從體現,另一方面也讓世界認識到印度長期以來所追求的擁有獨立自主核威懾的戰略路線。由於印度獨特的地緣位置,印度與除中國外其他幾個核大國均不接壤,且沒有核心利益之爭。可以說印度的核威懾主要是針對中國的。

  今年4月19日,印度成功試射烈火-5型遠程彈道導彈。印度媒體借此大肆宣傳,擁有了可以打到北京的核武器。儘管在核彈頭小型化、導彈精度、導彈燃料安全性等方面人們仍存在諸多疑惑,但不可否認的是,印度已經擁有了使用遠程彈道導彈核武器的能力,這也意味著印度對中國的核威懾更趨於實戰化部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