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懷暢:印度核戰略何去何從

http://www.CRNTT.com   2012-07-25 09:51:32  


 
  印度核武器無法威懾中國

  今年是中印邊境衝突50周年,50年前的中印邊界衝突對中國來說影響甚小,但對印度來說,那場慘敗給印度的方方面面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從那時開始,為1962年“雪恥”就成為了幾代印度人的夢想,中國也成為印度“當仁不讓”的第一號假想敵。可以說,在印度的戰略排序上,對中國的考慮遠遠高於對伊朗的考慮。

  面對即將到來的中東亂局,印度清楚,一旦接過了美國遞過來的核合作的橄欖枝,自己要付出的代價就是放棄與伊朗的能源合作,但如果從戰略上考慮,通過美印聯手,遏制中國在中東的利益擴張,進而強化與美國的夥伴關係,圍堵中國,這無疑更符合印度的利益。

  因此,某種程度上說,印度與美國的核合作是在對伊朗和對中國的戰略考量上丟卒保車的做法。而且,由於美國擁有全球無可匹敵的軍事優勢,未來一旦對伊朗開戰,戰後的中東能源市場必將重新洗牌,高度依賴中東石油的印度非常清楚“站錯隊”的嚴重後果。因此,可以預測,印度與美國開展核合作的可能性非常高,其中關鍵就在於雙方在遏制中國問題上擁有共同的利益。

  與印度清晰的核戰略相比,印度的外交戰略一直混亂而多變。中印兩國作為接壤的世界第一和第二人口大國,兩國和平與合作是全世界共同的願望。通過發展核武器,通過與美國聯手可以有效的威懾中國嗎?有識之士的回答一般都是否定的。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中印兩國被高聳的喜馬拉雅山脈阻隔,中國的戰略重心在東部沿海,印度的戰略重心在南部沿海,雙方的戰略重心並不會發生碰撞,這就為中印雙方的緩和、和解和合作提供了天然的條件。

  核武器是戰略兵器,對中國來說,認識到印度核威懾戰略的局限性,從大戰略的眼光把握中印關係的全局,比比較兩國核武器實力更有意義。以核促和,更符合中國的利益。

  2012年07月25日07:12 來源:法治周末 

  作者:懷暢 系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戰略分析師、海南海洋安全與合作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