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是否回升看東部

http://www.CRNTT.com   2012-08-08 08:30:01  


  中評社北京8月8日訊/上半年經濟數據出來之後,關於中國經濟能否回升的爭議依然很大。樂觀者認為中國經濟的去庫存已近尾聲,故三季度開始經濟將回升,悲觀者認為中國經濟已經進入長期下降軌道。上海證券報發表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文章表示,其實,這兩種觀點都未必錯,因為一個是看短周期波動,另一個是看長周期趨勢。短周期波動會引發政策的預調微調,讓經濟增長更加平穩;而長周期下行則會倒逼經濟改革與結構調整,提高經濟運行質量,也未必是壞事。

  文章認為,即便是對短周期是否觸底回升的判斷,也不應只看全國GDP增速的數據,或看個別省份的數據,因為中國東部與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差異較大,增長模式也有差異。如重慶、貴州等地數據反映經濟還完全處在上升周期中,中西部地區上半年的GDP增速也普遍在10%以上。但不少東部沿海省份的經濟增速卻低於7.5%的水平。由於中國GDP總量超過50%的比重在東部12個省市中,東部經濟對全國舉足輕重,故東部地區經濟如果回升乏力,則中國經濟即便見底,回升也難有持久性。其中的原因不僅是經濟總量問題,更是經濟增長的質量問題。如2009年出台的四萬億投資計劃中,中、西部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自國家預算內資金增長率分別為60.2%、89.2%,分別比東部高13.8和42.8個百分點。正是由於這種行政性的資金劃撥,其投資效益大大低於東部地區。

  以每一單位固定資產投資所創造的GDP為例,西部地區從2000年的2.99下降至2010年的1.57;下降最快、投入產出比最小的則是東北,2010年僅為1.22。而2010年投入產出比超過2的分別是北京、上海、浙江、廣東:無一例外地都是東部沿海地區,其中上海以3.36的高產出遙遙領先。今年上半年,貴州經濟增速達到14.5%,位居已公布數據的各省市中第一,但該省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竟達60%,拉動經濟增長9.6個百分點。這樣的投資能否形成規模經濟,能否有效拉動內需,卻是值得懷疑,因為過去10年貴州人口是淨減少50多萬,而全國人口增加了7千多萬。投資向西,人口向東,這一現象更值得反思。 


【 第1頁 第2頁 】